[实用新型]智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9252.8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6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彭婷婷;黄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粤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H04M1/725;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魏嘉熹;南毅宁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面板 机身侧面 智能终端 指纹识别 机身 模组 凹入结构 楞线 内凹 视觉体验 手指接触 位置处 触控 容纳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智能终端。该智能终端包括指纹识别模组和机身;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用于与手指接触的触控面板(1),机身侧面(2)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触控面板(1)的凹槽(21),所述触控面板(1)设置于所述机身侧面(2)的前楞线位置处的凹槽(21)内,并且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机身侧面(2)的所述前楞线内凹的凹入结构,所述凹槽(21)距离机身顶端的距离与距离机身底端的距离之比为将指纹识别模组的触控面板设置在机身侧面的凹槽内,可以增大智能终端的屏占比,从而提升视觉体验。此外,触控面板形成为相对于机身侧面内凹的凹入结构,可以增强用户的触控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指纹识别技术凭借其所提供的安全辨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终端中。近年来,被应用于智能终端的指纹识别技术因具有很好的防盗功能和个人隐私保护功能,而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目前,智能终端的指纹识别位置大多位于屏幕正面,这样,虽然能够为用户指纹验证提供一定的便利性,但会破坏全面屏的效果,从而影响到用户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指纹识别模组和机身;
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用于与手指接触的触控面板,机身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触控面板的凹槽,所述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机身侧面的前楞线位置处的凹槽内,并且形成为相对于所述机身侧面的所述前楞线内凹的凹入结构,所述凹槽距离机身顶端的距离与距离机身底端的距离之比为
可选地,所述凹入结构形成为弧形凹入部。
可选地,所述弧形凹入部的曲率为
可选地,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
指纹传感器和电路板;
所述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内侧面,用于采集用户施加在所述触控面板上的指纹信息;
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指纹传感器上、与所述触控面板相背一侧,并与所述指纹传感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指纹传感器形成为与所述触控面板的凹入结构形状相配合的弧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指纹传感器包括光学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射频传感器中的其中一者。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指纹识别模组的触控面板设置在机身侧面的凹槽内,可以增大智能终端的屏占比,从而提升视觉体验。此外,触控面板形成为相对于机身侧面内凹的凹入结构,可以增强用户的触控体验。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终端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终端的右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终端的轴侧视图。
图4是图3沿A-A刻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触控面板 2 机身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粤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粤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9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计算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安全支付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