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沥青防水卷材涂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9953.1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7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韩超;王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3/12 | 分类号: | B05C3/12;B05C11/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刘备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油 涂油辊 基布 卷材 刮油装置 进油管 油液 沥青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 涂油装置 对压辊 回油管 涂油板 加热装置 重复利用 回油泵 回油箱 进油泵 再利用 刮除 加热 生产成本 回收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沥青防水卷材涂油装置,包括涂油池、卷材基布、涂油辊和刮油装置,所述涂油池内安装有涂油辊,涂油辊的表面均匀设有多个涂油板,所述涂油池的两侧分别通过回油管和进油管与回油箱连接,其中进油管上还安装有用于对油液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回油管和进油管上分别安装有回油泵和进油泵;所述涂油池的一侧位置安装有刮油装置,刮油装置的两侧设有用对卷材基布运动进行导向的对压辊一和对压辊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涂油板的设计可以使得卷材基布与涂油辊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卷材基布的双面均能与油液进行良好的接触,提升涂油效果;刮除下来的油液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沥青防水卷材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生产沥青防水卷材时,需经预浸油、涂油两道工序,其中预浸油一直是关键工序,预浸油系统的作用是将预浸用的沥青、机油等油料浸透到涤棉针刺无纺布制成的胎基布中,保证胎基布能够全部浸透沥青,防止后续工序在涂盖料涂刮到表面后的成品有未浸透胎基布的现象,避免成品在遇水后出现窜水、分层。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816085 U公开的一种带油剂回收的沥青防水卷材涂油装置,能较好的实现防水卷材的涂油和回收,但是其生产时未考虑到涂油池中的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散发热量,导致涂油池中的油温度发生变化,同时油的粘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导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温发生变化而导致其与胎基布之间的粘合度发生改变,造成产品质量的下降;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6262788 U公开的一种防水卷材涂油装置,加油装置能均匀地将油加到防水卷材上,且刮板能将多余油料刮下送入油槽,即刮平了油层又回收了多余的油,但是刮板只能对防水卷材的单面进行刮油,未完全解决刮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沥青防水卷材涂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沥青防水卷材涂油装置,包括涂油池、卷材基布、涂油辊和刮油装置,所述涂油池内安装有涂油辊,涂油辊的表面均匀设有多个涂油板,所述涂油池的两侧分别通过回油管和进油管与回油箱连接,其中进油管上还安装有用于对油液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回油管和进油管上分别安装有回油泵和进油泵;所述涂油池的一侧位置安装有刮油装置,刮油装置的两侧设有用对卷材基布运动进行导向的对压辊一和对压辊二,所述回油泵、进油泵和加热装置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油装置包括主体、基布过孔、刮板一和刮板二,所述主体的内部开设有供卷材基布穿过的基布过孔,主体的一侧位置设有刮板一和刮板二,刮板一和刮板二均为弧形,且对称设置在卷材基布所在平面的上下位置,刮板一的最低端和刮板二的最高端与卷材基布的表面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二上设有多个过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涂油池的一侧位置还设有回收池,回收池的上部固定有刮油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油箱还与用于补油的补油管连接,补油管上安装有补油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收池通过回收管与补油管连接,且回收管上安装有用于对油液进行过滤的过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内内置电加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9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