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步进电机的电极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0647.X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力驱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7/00 | 分类号: | H02K37/00;H02K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步进 电机 电极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步进电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步进电机的电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步进电机广泛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如数控机床、印刷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中。现有的步进电机中,电极片与线圈架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铆压固定,铆压固定的电极片在铆接处会出现突出的铆扣,由于铆接过程需要较大压力,所以在装配时容易出现线圈架铆扣被压伤、电极片变形、脱落等问题,而且采用铆压固定的电极片出现上述问题后,后续的维修和装配会变困难,很可能影响到整个步进电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在实际生产应用当中,步进电机是自动化设备的核心部件,步进电机的质量关乎整个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如果自动化设备由于生产因素出现长时间较强振动,铆压固定的电极片便很容易出现松动,拉拔力变小等现象,这样便造成步进电机出现故障,进而影响整个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性能。
鉴于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步进电机的电极连接结构,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步进电机的电极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步进电机的电极连接结构,包括电极、电极基座和线圈架,所述电极基座和线圈架为一体,所述电极为插电极针,所述电极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插电极针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孔径与所述插电极针匹配的方形或异形通孔,所述插电极针插入所述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插电极针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插电极针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插电极针平行排列。
优选的,所述插电极针形状为直线形。
优选的,所述插电极针的一端具有安装部,安装部和插电极针为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插电极针由铜制成。
优选的,所述插电极针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孔径向长度,所述插电极针安装到所述安装孔内时,所述插电极针中部位于安装孔内,两端位于安装孔外。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对微型步进电机线架电极片组件的组合方式进行了更改,由原先的铆接固定改为线架方孔或异形孔插电极针,由于采用线架方孔或异形孔插电极针,线架与电极针配合更为紧密,增大了摩擦力,又减少了装配自由度,有效避免了在电极片装配过程中出现的线圈架铆扣被压伤、电极片变形、脱落等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后,步进电机变的牢固、稳定,质量和使用寿命得到极大的提升。
2,电极插电极针和线圈架可拆卸组装,方便二次维修,提高了装配自由度,操作简便,省掉了多个工序,减少了人力、物力,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是步进电机的电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步进电机的电极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步进电机插电极针安装部形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步进电机的电极连接结构,包括电极、电极基座2和线圈架3,所述电极基座和线圈架为一体,所述电极为插电极针1,所述电极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插电极针的安装孔201,所述安装孔201为孔径与所述插电极针匹配的方形或异形通孔,所述插电极针1插入所述安装孔201内。所述线圈架3和电极基座2是采用塑料材质注塑一体成型,电极基座2上的安装孔201的形状和大小与插电极针1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保持相互配合,以便使电极插电极针1插入安装孔201后,电极插电极针1和安装孔201能够紧密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拉拔强度,使插电极针1在安装孔201内不轻易产生位移,当插电极针1插入安装孔201后,根据步进电机的安装需要,可以自由调节插电极针1在安装孔201内的插入幅度。
所述插电极针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中任何一种横截面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的如图1所示采用了横截面为矩形的插电极针。
所述插电极针的数量为多个,它们平行排列。插电极针排列的位置和距离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的方式,比如共同排列在线圈架的一端,或者分别排列在线圈架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力驱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伟力驱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06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