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包底梯形/波形钢板组合箱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2614.9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1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宜言;何晓晖;董桔灿;任自放;王梦雨;王小花;陈兴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阴大桥(北京)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E01D21/00;E01D101/26;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陈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梁 梯形钢板 波形钢板 组合结构 组合箱梁 本实用新型 复合底板 梯形钢 腹板 浇筑 架设 钢筋混凝土底板 环氧沥青混凝土 预应力束管道 隔板 底板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方便施工 复合结构 骨架整体 结构吊装 结构体系 整体骨架 纵向钢筋 钢腹板 预制的 绑扎 梁段 梁体 桥型 翼板 焊接 美观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包底梯形/波形钢板组合箱梁。它包括箱梁复合底板、箱梁组合结构顶板、梯形钢腹板和箱梁隔板,在梯形钢板上浇筑环氧沥青混凝土形成复合结构的箱梁复合底板,箱梁组合结构顶板为梯形钢板梁和钢筋混凝土的组合结构;箱梁架设前先将梯形钢板、梯形钢板梁和梯形钢腹板在工厂或现场采用焊接或其他连接方法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本实用新型一种腹包底梯形/波形钢板组合箱梁,在预制的整体骨架完成纵向钢筋绑扎和预应力束管道铺设,然后直接进行梁体、或梁段骨架整体结构吊装架设,最后浇筑箱梁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与顶板;底板混凝土与钢腹板翼板相平;桥型美观又方便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包底梯形/波形钢板组合箱梁,属于桥梁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梯形/波形钢腹板箱梁设计和施工先在梯形/波形钢腹板下部根据底板横向钢筋的间距进行钻孔、然后将混凝土底板钢筋穿孔后与钢腹板连接,钢腹板插入底板混凝土中间、施工复杂操作困难、完全是人工操作、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梯形/波形钢板与混凝土结合困难,特别是梯形/波形钢腹板下部外侧的底板混凝土因为与钢板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容易产生裂缝间隙,出现雨水渗漏、钢筋、钢板锈蚀、影响桥梁使用寿命;统梯形/波形钢腹板组合结构箱梁都在腹板下面、不仅施工困难而且影响美观和质量;传统的梯形/波形钢腹板组合结构箱梁施工必须在现场搭设现浇支架和模板、采用挂篮等大型施工设备设施,工程摊销费用大;钢腹板单独吊装安装定位困难,顶、底板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铺设定位、立模等工序都是高空手工作业、施工效率低、安全隐患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腹包底梯形/波形钢板组合箱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腹包底梯形/波形钢板组合箱梁,其特点是:它包括混凝土顶板、钢腹板、钢腹板上翼钢板、钢腹板下翼钢板、混凝土底板和底板纵向钢筋,混凝土顶板包括自带底模的顶板横向钢筋桁架和顶板纵向钢筋,混凝土底板包括自带底模的底板横向钢筋桁架和底板纵向钢筋,钢腹板上翼钢板的两边与自带底模的顶板横向钢筋桁架通过栓钉连接,钢腹板上翼钢板中部与钢腹板的上端通过栓钉连接,钢腹板的下端通过栓钉与钢腹板下翼钢板连接,从而形成梁段骨架整体结构体系。
本实用新型一种腹包底梯形/波形钢板组合箱梁,其混凝土底板的底面与钢腹板下翼钢板的底面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腹包底梯形/波形钢板组合箱梁,自带底模的顶板横向钢筋桁架、自带底模的底板横向钢筋桁架采用工厂机械制作,并与钢腹板、钢腹板上翼钢板和钢腹板下翼钢板进行固结而形成整体骨架直接架设,安装定位方便简单。
2、本实用新型一种腹包底梯形/波形钢板组合箱梁,利用混凝土底板与钢腹板下翼钢板地面相平的特征,通过移动箱梁翼板移动模架、箱梁顶板移动模架和箱梁底板移动模架至待浇梁段进行整体或分体浇筑箱梁混凝土,灌浆封锚后重复前述工序继续下一个梁段;全部施工过程不需要反复搭拆支架、模板、也勿需挂篮等大型机械装备。工序简单、质量可控、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梯形复合底板混合结构箱梁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钢腹板上翼钢板与钢腹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钢腹板下翼钢板与钢腹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箱梁翼板移动模架、箱梁顶板移动模架和箱梁底板移动模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混凝土顶板1,
自带底模的顶板横向钢筋桁架2,
顶板纵向钢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阴大桥(北京)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阴大桥(北京)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2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