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检测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5889.8 | 申请日: | 201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8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林佳慧;杨意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科均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郭永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化学 发光 检测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检测芯片,包括不低于八个具有相同结构并可以同时对至少八个样本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可以独立的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能以全血样本直接进样(不需额外的样本前处理),即可由本实用新型达到全血分离、定量血浆传送、混合、培育、清洗等免疫反应步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直接使用全血、血清、血浆样本,无需进行样本前处理;2、可处理高血容比/红细胞增多症的样本(血浆/血清:20%、血球:80%);3、籍由微流控芯片设计,可将复杂的免疫操纵步骤进行整合简化;4、仅需少量液体(数十微升),清洗次数最多只需要2次;5、可快速完成化学发光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检测芯片。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指没有任何光、热或电场等激发的情况下由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光辐射,是将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与高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结合起来,籍以检测被测物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由于不需要外加激发光源,可避免背景干扰并大幅提高信噪比。可用于各种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检测,可作为放射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分析的取代者,是免疫分析重要的发展方向。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为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免疫反应系统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或是将酶用于发光底物;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形成激发态,当这种不稳定的激发态分子返回到稳定的基态时,释放能量发射出光子,利用光子信号检测仪测定发光反应的发光强度,从而计算出被测物质含量。
现有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步骤繁杂且耗时:(一)、无法使用全血样本直接进行测试,需事先进行样本前处理,经高速离心10分钟后取出血清/血浆 (籍由离心去除全血样本中的干扰物质),方能进行实验。(二)、需陆续加入捕捉抗体、抗原、连结上酵素的侦测抗体、清洗液、底物。(三)、每个步骤之间需要孵育及多次清洗步骤。因此,将其整合成简单且快速的检测方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简便的微流控化学发光检测芯片,能以全血样本直接进样 (不需额外的样本前处理),即可由本实用新型达到全血分离、定量血浆传送、混合、培育、清洗等免疫反应步骤,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检测芯片,包括不低于八个具有相同结构并可以同时对至少八个样本进行检测的检测单元,每个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全血储存槽、血浆/血清定量槽、第一试剂储存槽、第一次清洗液储存槽和废液槽,所述全血储存槽贯通连接有血浆/血清储存槽和血球储存槽,所述血浆/血清储存槽通过传送通道和血浆/血清定量槽连通,所述血浆/血清定量槽后端连通有血浆/血清废液槽,所述血浆/血清定量槽的前端连接有液体传送通道一,所述液体传送通道一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微流阀门一;所述第一试剂储存槽和第二试剂储存槽、第三试剂储存槽贯通连接,所述第三试剂储存槽连通有混合培育槽,所述混合培育槽和反应槽连通,所述混合培育槽和反应槽连通的通道上设置有微流阀门三,所述混合培育槽和液体传送通道一连通;所述第一次清洗液储存槽的前端和液体传送通道二连通,所述第一次清洗液储存槽的后端和第二次清洗液储存槽贯通,所述第二次清洗液储存槽通过微流阀门二和减速通道连通,所述减速通道和液体传送通道二后端连通,所述反应槽的上端独立安装有第四试剂储存槽,所述液体传送通道二通过第四试剂储存槽和反应槽贯通连接,所述反应槽的下方通过功能性通道和废液槽上端的液体传送通道三连通,所述功能性通道上安装有微流阀门四,所述废液槽的端部设置有通气孔道。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呈“瓜瓣状”均匀安装在检测芯片本体上,所述检测单元呈扇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通道设置成“S”型,通过增加液体的流动距离实现液体的减速效果或者通过改变减速通道的尺寸实现液体的减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科均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科均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58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