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打桩机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7635.X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罗万友;范正峰;俞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万友 |
主分类号: | E02D13/00 | 分类号: | E02D13/00;E02D7/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方闻俊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打桩机 平台 | ||
1.一种改进的打桩机平台,包括用以安装吊桩打桩设备(12)的主平台(1),主平台(1)的底部设有用以支撑在河道内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平台(1)的前端设有向前延伸设置的用以预先放置混凝土桩(4)的引桥平台(2),使用时,该引桥平台(2)可延伸至岸堤的上方并悬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打桩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桥平台(2)上设有沿引桥平台(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导轨(3),导轨(3)上设有能相对导轨(3)滑移并用以搁置混凝土桩(4)的第一小车(5a)和第二小车(5b),第一小车(5a)和第二小车(5b)前后间隔设置,且第二小车(5b)相较于第一小车(5a)更靠近主平台(1),所述引桥平台(2)上设有对第一小车(5a)的前移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件(21),所述第二小车(5b)通过可脱卸的定位结构固定在导轨(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打桩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根支撑腿(6),多根支撑腿(6)分成左右两排,每排各设有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所述支撑腿(6)而形成多列,且支撑腿(6)分别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改进的打桩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6)包括上支腿(61)、下支腿(62)和支撑油缸(63),上支腿(61)固定在主平台(1)上,下支腿(62)的上端插设在上支腿(61)内并能相对上支腿(61)上下滑移,所述支撑油缸(63)的缸身(631)固定在上支腿(61)内,支撑油缸(63)的活塞杆(632)则伸入下支腿(62)内并与下支腿(6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改进的打桩机平台,其特征在于:其中有两列支撑腿(6),其每列支撑腿(6)的下方各设有一步履式行走机构,每个步履式行走机构包括两块滑块(7)、一块长基板(8)及行走油缸(9),两块滑块(7)分别固定在该列支撑腿(6)中的两个下支腿(62)底端,且两块滑块(7)之间通过连接杆(71)相连,所述长基板(8)上设有行走轨道(81),两块滑块(7)通过导槽导轨结构安装在行走轨道(81)上而能沿行走轨道(81)滑移,所述行走油缸(9)的缸身(91)固定在其中一块滑块(7)上,行走油缸(9)的活塞杆(92)连接在行走轨道(8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改进的打桩机平台,其特征在于:除了设有步履式行走机构外的其它支撑腿(6)中的下支腿(62)底端均固定有短基板(6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改进的打桩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6)共有六列,所述步履式行走机构设置在由前至后数第二列和第五列的支撑腿(6)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改进的打桩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油缸(9)的缸身(91)穿设并固定在其中一块滑块(7)的中部,所述连接杆(71)有两根,位于行走油缸(9)的左右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改进的打桩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基板(8)和行走轨道(81)的中心通过竖向设置的转轴(82)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所述长基板(8)和行走轨道(81)之间设有复位结构,在扭力作用下,所述长基板(8)能相对行走轨道(81)偏转一个角度,在外力撤销的状态下,所述复位结构使是长基板(8)能相对行走轨道(81)复位至原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改进的打桩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四根复位弹簧(10),长基板(8)上固定有四块向上延伸的挡板(83),行走轨道(81)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两块所述挡板(83),且位于行走轨道(81)同侧的两块所述挡板(83)左右间隔设置,每块挡板(83)与行走轨道(81)的相应侧壁之间支撑有一根所述复位弹簧(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万友,未经罗万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76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