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桑叶黄茶的炒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8459.1 | 申请日: | 201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8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香;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香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24259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盖 透气孔 水汽 茶叶 炒茶锅 炒茶机 桑叶 炒锅 锅身 黄茶 闷黄 成型 茶叶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 失水 影响茶叶 敞开式 出茶口 热气流 热源 锅体 上浮 做形 加热 香气 增设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桑叶黄茶的炒茶机,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在原有茶叶曲毫炒茶锅上加该锅直径三分之一圆柱锅身,并设置锅盖,锅盖上设有小型透气孔,出茶口设在曲毫炒茶锅底部。炒锅的热源在锅体底部,加热后热气流处于上浮状态,经测定其上面比下面温度高5‑10℃,原有炒锅属于敞开式,热量不断散失到空气中,浪费了能源;并且在散失过程中带走了大量水汽,影响了桑茶成型也不利于闷黄,所以现在通过增加锅身高度,增设锅盖且在锅盖上设置小型透气孔的方式,防止茶叶水汽大量散失而影响桑茶闷黄和做形,同时小型透气孔的设置又能促进茶叶能缓慢失水不影响茶叶成型和香气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叶黄茶制备的的炒茶机。
背景技术:
桑叶,被古代誉为“神仙草”,含有丰富的黄酮化合物、优质蛋白质、多糖类、有机酸、生物碱、维生素、氨基酸、锌、钙、磷、锰、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
传统医学认为,桑叶性味:甘、平、寒;具有清肝明目聪耳,镇静神经的功能,对人体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明目、凉血等作用。尤其是近年来被外界公认的降糖作用,桑叶中有一种糖苷酶抑制剂,叫1-脱氧野尻霉素 (DNJ),能通过对糖苷酶的抑制,从而抑制双糖在小肠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的高峰值。桑叶中含有的生物碱及桑叶多糖,能促进胰岛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肝糖原合成及改善糖代谢,最终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皖南山区是传统载桑养蚕区,历年来养蚕卖茧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由于受大环境影响,传统蚕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毁桑弃养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改变这一状态,农业科技人员从桑叶综合利用上找出路,桑叶茶加工制作就是首选。各养蚕区都在纷纷效仿研制桑叶茶,桑叶红茶、桑叶绿茶、桑叶乌龙茶都有生产,但产品苦涩味都无法脱净。
现有的炒锅的热源在锅体底部,加热后热气流处于上浮状态,经测定其上面比下面温度高5-10℃,原有炒锅属于敞开式,热量不断散失到空气中,浪费了能源;并且在散失过程中带走了大量水汽,影响了桑茶成型也不利于闷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桑叶黄茶制备的的炒茶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桑叶黄茶制备的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在原有茶叶曲毫炒茶锅上加该锅直径三分之一圆柱锅身,并设置锅盖,锅盖上设有小型透气孔,出茶口设在曲毫炒茶锅底部。
所述的曲毫炒茶锅锅沿设有若干卡钳,卡钳卡在锅沿上,所述的圆柱锅身上套有圆环,圆环侧壁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在卡钳上,所述的圆环上设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顶在圆柱锅身上。
所述的连接杆两端的连接方式都为铰接。
所述的圆柱锅身上设有若干孔,紧固螺钉螺旋在孔内。
所述的出茶口处设有门板,门板下端与出茶口合页连接,门板上端设有圆环,与设在出茶口上方的圆环错位,两个圆环通过插销连接。
所述的圆柱锅身分为上、中、下三段,孔设在上段侧壁,下端固定在曲毫炒茶锅内壁,上段下端面和下段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中段卡在上段和下端的环形凹槽内。
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弹簧,顶在中段上下端面,弹簧自然高度低于环形凹槽槽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香,未经杨春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8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移动的茶叶理条机
- 下一篇:一种椰子球压制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