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电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9427.3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7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任明权;陈焕滨;王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26 | 分类号: | B66B5/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林传贵 |
地址: | 215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件 固定件 轿厢 保护装置 意外移动 本实用新型 电梯系统 固定设置 可转动 标准要求 层门地坎 方向移动 轿厢地坎 一端连接 井道壁 门打开 当层 联动 伸入 限位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电梯系统,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在层门地坎下方的井道壁上,第二固定件固定设置在层门上,第一转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二转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当层门打开时,第二固定件向靠近第一固定件方向移动,同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发生转动并至少部分伸入轿厢地坎下方,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用于对轿厢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与层门的开、闭联动,完整实现标准要求的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功能,弥补了现有方案的缺陷,保护更加完善,具有及时性和强制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一种特种设备,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化的建筑物里,随着提升高度的增加,控制方式的复杂化,控制功能的多元化,系统的安全性能也要不断的提高。GB7588-2003第1号修改单中9.11提到“在层门未被锁住且轿门未关闭的情况下,电梯轿厢安全运行所依赖的驱动主机或驱动控制系统的任何单一元件失效引起轿厢离开层站的意外移动,电梯应具有防止该移动或使移动停止的装置。悬挂绳、链条和曳引轮、滚筒、链轮的失效除外,曳引轮的失效包含曳引能力的突然丧失”。
目前新的国家标准及欧洲标准的实施,轿厢在层站区域时,层门开启状态时必须要有一个装置防止轿厢的意外移动,且是一种必须进行型式试验的安全装置。目前无齿轮曳引机一般采用抱闸,有齿轮曳引机采用夹轮器,或者采用钢丝绳夹持装置等来实现。目前大多采用的装置有一定的缺陷,如果利用抱闸来实现的,当钢丝绳打滑时就无法检测及制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电梯系统,该装置与层门的开、闭联动,完整实现标准要求的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功能,弥补了现有方案的缺陷,保护更加完善,具有及时性和强制性,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与单扇层门一一对应,每一个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在层门地坎下方的井道壁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设置在层门上,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当所述层门打开时,第二固定件向靠近第一固定件方向移动,同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发生转动并至少部分伸入轿厢地坎下方,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用于对轿厢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地坎下方设有轿厢地坎托架,所述轿厢地坎托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相匹配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一固定件的高度为由高到低排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层门的下端,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井道壁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防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轿厢和电梯控制模块,所述电梯控制模块包括安全回路单元,若所述安全回路断开,则电梯控制模块控制轿厢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层门打开或者闭合状态的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串联在达到安全回路中。
进一步地,若所述检测开关检测到层门打开,则所述检测开关断开;若所述检测开关检测到层门闭合,则所述检测开关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开关为光电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检测开关为距离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9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