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源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9677.7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1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玲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33/50;H01L33/48;G09F9/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1 | 代理人: | 蔺显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组件 电子设备 显示装置 引脚 本实用新型 相对设置 荧光层 背光源组件 电性连接 发光均匀 外接电路 显示组件 直接贴合 低功耗 良品率 轻薄化 推广性 产能 大屏 填充 替代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载体,所述载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面,其中一面阵列设有多个LED芯片及一荧光层,同一荧光层填充所述LED芯片之间的间隙且覆盖所有LED芯片;另一面上设有多个用于与外接电路连接的引脚,所述引脚与所述LED芯片之间电性连接。载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面,将LED芯片和引脚分别设置在其相对的两面上,能很好地缩小该光源组件的厚度,使得光源组件更轻薄化。与现有OLED屏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中由光源组件直接贴合显示组件,为其提供低功耗、稳定且发光均匀的背光源组件,为实现大屏占比显示提供一种经济、产能良品率高且推广性强的替代方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现有常见的固体光源,其具有寿命长、稳定性高、节能环保等特点。现有的LED显示屏一般是将多个LED芯片封装在一电路板上,无论是采用侧边式发光、直下式发光等方式,现有LED光源中均具有一围框或封闭结构以使所述荧光胶通过涂覆成型于所述LED芯片之上,但是这样制备工艺往往需要在所述LED光源边缘处设置光反射区域,从而使LED光源在发光效果不均匀且需要设置反射板等结构以达到匀光的效果,现有为显示屏提供背光源的整体厚度较大,难以满足人们对数码产品轻薄化的需求。
更进一步地,随着消费者对数码产品屏幕显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主流大屏或全面屏手机主要是以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作为显示屏。但是由于OLED技术本身的局限,造成其产能不足且成本昂贵,不利于OLED显示屏的全面推广。现有传统背光源中由于结构的局限性,难以将其光源的黑框去除做到窄边框及无边框,因此,大大局限了大屏手机或全面屏手机的推广。
随着市场对于具有显示屏电子设备多元化要求越来越高,现有LED光源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新型的LED发光技术以解决现有LED光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显示装置难以实现全面屏及轻薄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载体,所述载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面,其中一面阵列设有多个LED芯片及一荧光层,同一荧光层填充所述LED芯片之间的间隙且覆盖所有LED芯片;另一面上设有多个用于与外接电路连接的引脚,所述引脚与所述LED芯片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引脚成排设置于所述载体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由引脚延伸出且与引脚共平面设置的导电图案。
优选地,所述载体设置有LED芯片的一面上设有阵列设置的多个焊盘图案,LED芯片的正极和负极对应焊接在相邻设置的两个焊盘图案上。
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与焊盘图案共平面设置的多组导线,多组导线之间为平行设置。
优选地,一组导线由第二导线与多条第一导线组成,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平行设置且多个第一导线为沿同一直线间隔设置;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之间平行设置多组焊盘图案组,每组焊盘图案组由至少三个沿同一直线间隔设置的焊盘图案组成。
优选地,一组导线由多条第一导线、多条第二导线及连接多条第二导线的总线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为梳齿形状,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之间交错设置;两个焊盘图案分别与第一导 线、第二导线连接;对应焊接同一LED芯片的两个焊盘图案组成一焊盘图案组;同行设置的多个焊盘图案组之间为沿同一直线间隔分布。
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贯穿所述载体的导电通孔,所述引脚依次所述导电图案、所述导电通孔与其对应的电路区域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玲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玲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9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 COB点粉装置
- 下一篇:承载组件和高分子薄膜极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