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0714.6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8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华泰模塑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F01N13/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象山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顾赛喜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歧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排气歧管包括歧管管路、管道以及斜支管,歧管管路设有气缸盖、气道、连接法兰、挂件、集合部、阀门以及隔热罩,气缸盖与发动机气缸连接,气道之间并列排列,且与气缸盖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挂件扣接在气缸盖两侧对称摆放,气缸盖内的气体通过气道汇聚于集合部,阀门设置于集合部内,阀门上设有传感器,隔热罩覆盖歧管管路,管道一端与歧管管路通过连接法兰连接,管道另一端与所述斜支管连接,斜支管左侧通过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管道连接,从而通过传感器控制阀门地交替闭合以便消除不同气道内的气体相互影响,得以实现减小排气阻力,提高发动机输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于高温集成气道分支进行排气的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排气歧管,是与发动机气缸体相连的,将各缸的排气集中起来导入排气总管,带有分支的管路。它的工作原理是新鲜空气与汽油混合进入引擎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当气体能量释放后,对引擎就不再有价值,这些气体就成为废气被排放出引擎外。废气自汽缸排出后,随即进入排气歧管,各缸的排气歧管汇集后,经过排气管将废气排出。排气歧管在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排气歧管排气过分集中时,各缸之间会产生相互干扰,也就是某缸排气时,正好碰到别的缸窜来的没有排净的废气。这样,就会增加排气的阻力,进而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同时由于排气歧管长期在高温循环交变状态下工作,长期以往,它的管道会发生相变,相变就会导致管道体积发生变化,使之产生内变力或者变形,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歧管,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两个缸并联为一个气道,通过传感器控制阀门的闭合,对其气道进行分开排气,排除各缸之间的气体产生干扰,减小排气的阻力,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歧管,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其增强了排气歧管管道的耐热、耐高温性和耐老化性,提高了管道对高温、低温的适应能力,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排气歧管包括歧管管路、管道以及斜支管,所述歧管管路设有气缸盖、气道、连接法兰、挂件、集合部、阀门以及隔热罩,所述气缸盖与发动机气缸连接,所述气道通过所述集合部与所述管道连接,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气道和所述气缸盖,所述挂件扣接在所述气缸盖两侧对称摆放,所述气缸盖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气道汇聚于所述集合部,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集合部内,所述阀门上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对所述阀门的闭合进行控制,所述隔热罩覆盖所述歧管管路,得以对所述歧管管路进行隔热作用,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管道和所述歧管管路,所述管道另一端与所述斜支管连接,所述管道外表面设有多个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对称固定在所述管道上,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斜支管和所述管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管道与所述歧管管路之间夹角为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气道包括第一气道、第二气道,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一阀门可闭合地连接,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第二阀门可闭合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传感器包括:时间控制模块、第一模块控制单元、第二模块控制单元、第一电机驱动模块、第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时间控制模块通过设定时间间隔值,得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模块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模块控制单元,设定的时间间隔为1小时,所述第一模块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一阀门可闭合地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模块中的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阀门的移动,得以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的闭合,所述第二模块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二阀门可闭合地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模块中的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阀门的移动,得以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闭合,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模块交替工作,控制所述左、右两侧阀门的交替闭合,从而消除两分支之间气体相互逃窜,减小发动机阻力,提高发动机输出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华泰模塑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华泰模塑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0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连接器夹具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组合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