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式文物杀菌灭虫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3267.X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1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曾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麟文博(厦门)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7/00 | 分类号: | A01M17/00;A61L2/20;A61L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文物 杀菌 灭虫 处理 装置 | ||
1.一种连续式文物杀菌灭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杀菌腔(1),所述杀菌腔(1)的顶部中心具有置入口(2),所述置入口(2)处安装有密闭结构(3);杀菌腔(1)中内置有输送装置及杀菌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内置于杀菌腔(1)中的、与所述置入口(2)相连的多根输送带(4),所述输送带(4)的输入端与所述置入口(2)对接,输送带(4)从所述杀菌腔(1)的中心向周缘呈旋绕状布置,杀菌腔(1)的周缘具有一圈输出带(5),所述输出带(5)具有多个导入缺口,每个导入缺口对应与所述输送带(4)的输出端对接相连;所述杀菌装置包括多根内置于杀菌腔(1)中的熏蒸管(6),所述熏蒸管(6)连接蒸汽发生装置(8),蒸汽发生装置(8)置于杀菌腔(1)的底座(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文物杀菌灭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置于所述杀菌腔(1)中的输送带(4)的长度不同,每根输送带(4)具有独立的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文物杀菌灭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腔(1)呈圆筒状,所述输出带(5)呈圆环状,输送带(4)的输出端相切与所述输出带(5)的所述导入缺口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文物杀菌灭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管(6)包括置于杀菌腔(1)底部的熏蒸总管(61)及与所述熏蒸总管(61)相连的并靠近所述输送带(4)设置的熏蒸支管(62),所述熏蒸总管(61)与蒸汽发生装置(8)相连;所述熏蒸支管(62)呈螺旋状布置于输送带(4)的外周侧,熏蒸支管(62)的侧壁具有蒸汽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文物杀菌灭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管(6)包括置于杀菌腔(1)底部的熏蒸总管(61)及套设于输送带(4)外周的蒸汽导入管(63),所述熏蒸总管(61)与蒸汽导入管(63)之间通过多根熏蒸支管(62)连通,所述熏蒸总管(61)与蒸汽发生装置(8)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续式文物杀菌灭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支管(62)安装有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文物杀菌灭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口(2)与所述输送带(4)的输入端之间具有斜向导入通道(9),所述斜向导入通道(9)的底部设置有斜向导入带(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文物杀菌灭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结构(3)包括两可闭合封闭所述置入口(2)的半圆形开合板(31),所述半圆形开合板(31)的下端通过铰轴(32)铰接并通过连杆(33)与开合电磁阀(34)的阀杆(35)端部相连,所述阀杆(35)上具有滑槽(36),所述铰轴(32)活动安装于所述滑槽(36)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文物杀菌灭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结构(3)包括可将所述置入口(2)封闭的闭合板(37),所述闭合板(37)滑动安装于杀菌腔(1)的顶部并由开合电磁阀(34)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连续式文物杀菌灭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腔(1)的顶部具有入口感应开关(11),所述入口感应开关(11)及所述开合电磁阀(34)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根据入口感应开关(11)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开合电磁阀(34)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麟文博(厦门)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麟文博(厦门)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32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跑道式循环水养殖高效增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圆锅炒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