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高效的表面活性物质增溶吸收VOC的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3301.3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8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田森林;赵群;赵姚云川;张月超;张彪军;宋玉新;李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53116 | 代理人: | 张玉,谢乔良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高效 表面活性 物质 吸收 voc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高效的表面活性物质增溶吸收VOC的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有机污染物,具有来源广泛、组成复杂等特点,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有巨大的危害作用。VOCs不仅是形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前驱体之一,也是土壤和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VOCs类污染物的控制、排放及治理等已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热点。在VOC治理中,表面活性物质因其特殊的两性结构,形成的疏水性内腔可增大水体中有机物质的溶解度,对疏水性有机物具有明显的增溶作用,是修复受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水体以及土壤的常用原料之一,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增溶修复技术(Surfactant-enhanced remediation,SER)已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
表观溶解度(Sw*)是评估和筛选表面活性物质类型的关键参数,常见的测定方法有模型计算法、液上气相色谱法、重量法等,其中液上气相色谱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存在设备要求高、过程繁琐、操作复杂等问题,其他的测定方法又存在无合适的测定装置,导致称取不便、增溶体系溶剂易挥发到有机相或者冷凝掉落进入目标污染物中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测量的结果误差增大。而且现有的装置大多一次仅能进行一组实验,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表面活性物质增溶吸收VOC的测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表面活性物质增溶吸收VOC的测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测定装置包括测定装置本体和温控装置,所述的温控装置控制测定装置本体的温度,所述的测定装置本体包括表面活性物质盛放装置、挥发性有机物盛放装置、干燥管,所述的干燥管的一端密封连接表面活性物质盛放装置,另一端密封连接挥发性有机物盛放装置,使得整个测定装置本体内连通且与外界密封,所述的表面活性物质盛放装置设置有不少于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测定装置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测定结果准确,通过多孔的挥发性有机物盛放装置,可一次进行多组平行或对照实验,效率高,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材料来源简单,密封效果好,不仅有效节省成本,简化测定准备阶段,而且通过干燥管的设置有效解决了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溶剂(一般为水)会挥发或者冷凝掉落进入目标污染物中,造成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变化,影响正常挥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干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表面活性物质盛放装置,2-挥发性有机物盛放装置,3-干燥管,4-温控装置,5-搅拌装置、6-干燥剂段、7-隔离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图3所述的快速高效的表面活性物质增溶吸收VOC的测定装置,包括测定装置本体和温控装置4,所述的温控装置4控制测定装置本体的温度,所述的测定装置本体包括表面活性物质盛放装置1、挥发性有机物盛放装置2、干燥管3,所述的干燥管3的一端密封连接表面活性物质盛放装置1,另一端密封连接挥发性有机物盛放装置2,使得整个测定装置本体内连通且与外界密封,所述的表面活性物质盛放装置1设置有不少于2个。
所述的表面活性物质盛放装置1设置有4~10个。
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盛放装置2为长方体盛放瓶,所述的表面活性物质盛放装置1设置有4个,且分别设置在长方体盛放瓶的4个侧面上。
所述的挥发性有机物盛放装置2为圆柱体盛放瓶,所述的表面活性物质盛放装置1设置有8个,且呈环形排列。
所述的表面活性物质盛放装置1的下端有搅拌装置5。
所述的密封连接为通过带有密封头的导管密封连接。
所述的干燥管3包括装有干燥剂的干燥剂段6,且所述的干燥剂段6的两侧分别放置有两团隔离棉7。
所述的隔离棉7由脱脂棉和/或玻璃棉组成。
所述的干燥管3为球型干燥管、直型干燥管、U 形干燥管中的任一种。
所述的温控装置4为温控箱、温控室或温控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3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低浓度臭氧气体检测的光路
- 下一篇:一种高层建筑幕墙耐高温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