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的可折叠长直径、大光学面人工晶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3834.1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0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竺向佳;卢奕;何雯雯;解江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A61L27/16;A61L27/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高度 近视 白内障 可折叠 直径 光学 人工 晶状体 | ||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植入物领域,涉及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中使用的特殊人工晶状体—可折叠长直径、大光学面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可折叠长直径、大光学面非球面2襻型的人工晶状体,光学部主体为透明可折叠的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制成,可制成一片式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或三片式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经使用,结果显示该人工晶状体装入植入器过程操作方便,撕囊口可完整包裹光学部边缘,人工晶状体大小与囊袋匹配,襻完全展开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好,术后无粘弹剂残留,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贴附紧密,患者术后无眩光,视觉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植入物领域,涉及一种眼科手术晶状体替代品,具体涉及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中使用的特殊人工晶状体——可折叠长直径、大光学面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高度近视是指眼轴大于26mm的近视性疾病,由于眼球的增大,眼内的晶状体体积亦相应增大,因此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具有比正常眼轴眼更大的晶状体囊袋。然而目前用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状体却并非特制:现有的人工晶状体主要是参考欧美人的眼球特征所设计,欧美人绝大多数为正常眼轴眼,因此设计的人工晶状体相对较小,通常只有6mm光学面,13mm整体直径;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实践中,常存在这些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的活动度很大,且高度近视度数越深,囊袋相对更大的现象,该显现会显著造成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的不稳定,影响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目前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基本步骤为:
1)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消毒铺巾;
2)制作主切口(利用宝石刀于角膜或巩膜层间人工制作2.2-2.6mm透明角膜或巩膜隧道切口等);
3)通过主切口在前房注入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
4)制作1.5mm角膜辅助侧切口;
5)通过主切口利用撕囊镊做5.5-6mm连续环形撕囊;
6)充分水分离;
7)利用超声乳化手柄在囊袋内将晶状体核分块乳化后吸除;
8)通过注吸手柄吸除残留皮质;
9)在晶状体囊袋内再次注入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
10)植入人工晶状体,调整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
11)吸除残留粘弹剂,水密或10-0尼龙线缝合主切口。
目前市场上可获得的人工晶状体用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1)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较长,需要较低度数甚至是负度数的人工晶状体,目前提供这些度数的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及襻使用的材料多为亲水性丙烯酸酯,由于材料中有一定的含水量,和疏水性丙烯酸酯相比硬度较低,较为柔软,支撑性差,较难对抗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多发的囊袋收缩,使人工晶状体容易发生移位,且后发障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2)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长,眼球大,囊袋空间大,需要整体直径较长的人工晶状体以维持其在囊袋内的稳定性,而目前现有的人工晶状体直径最长为13mm,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囊袋内活动度大,容易发生旋转、偏心及倾斜;
3)目前可获得的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面较小,通常为6mm,而高度近视患者需要更大光学面的人工晶状体,以减少眩光和补偿因人工晶状体位置不稳定带来的视觉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3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阶梯式吸烟高频手术电刀
- 下一篇:一种老年人专用便携式卫生保健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