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直线作动机构的耳轴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7054.4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6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夏占;徐维;陈潇;范杰;薛晓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25/24 | 分类号: | F16H25/24;H02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罗建书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轴板 连接平面 作动机构 缸筒 本实用新型 安装孔 固定板 两端部 内台阶 缸筒前端 强度要求 底平面 耳轴孔 后支撑 前端面 压缩量 受力 预紧 轴承 配合 应用 相通 均衡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直线作动机构的耳轴板结构,其中耳轴板内侧靠近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台阶,台阶的底平面与耳轴板端部相通形成两连接平面;其一连接平面上开有与固定板配合的第一安装孔;另一连接平面上开有与缸筒前端盖配合的第二安装孔;耳轴板上开有耳轴孔;台阶深度为H,B/2<H<B,B为耳轴板厚度;耳轴板两端部的台阶之间的距离为L,L=L0‑S,L0=L1+L2,其中L1表示缸筒的前端面到后端内台阶间的距离,L2表示缸筒的后端内台阶至轴承后支撑与固定板相接触面之间的距离;S为缸筒预紧压缩量。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直线作动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受力更为均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作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直线作动机构的耳轴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在数字技术及微处理技术等的推动和影响下,人们对设备执行终端的性能和运行位置的精度控制要求越来越深。传统液压、气动执行机构由于其位置可控性差、维修不便、系统结构复杂、灵敏性差、环境敏感度深,且会造成较大的泄露及噪声污染等特点,已难以适应当今工业发展的需要。而随着电子技术的深速发展,作为直线作动机构的电动执行器之一的伺服电动缸(以下简称电动缸)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动力基础部件,它作为集成度和精密度较深的直线作动机构,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该直线作动机构的传动机构带动丝杠运转,在丝杠转动的同时,通过约束螺母旋转,使得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螺母沿着缸筒做直线运动;螺母与推杆组件的推杆套筒相连,推杆套筒随着螺母的运动而带动后续动件做直线运动。
上述螺母与推杆套筒均设置在缸筒中。如图1和图2所示,缸筒3内部中空且前端和后端的内壁上设有台阶,分别称为前端内台阶和后端内台阶,安装时,缸筒3的前端内台阶靠在缸筒前端盖7上,缸筒3的后端内台阶靠在轴承前支撑81上,缸筒3利用螺柱支撑,压紧在缸筒前端盖7和轴承前支撑81之间,实现其位置的固定。轴承后支撑82自缸筒3的后端置于缸筒3内部,与轴承前支撑81一起共同为其提供一定的支撑。该轴承后支撑82固定在固定板10上,缸筒前端盖7和固定板10的侧面均连接有耳轴板13。现有的耳轴板13为两块,其结构为长方形平板,其中一块耳轴板垂直于上述缸筒前端盖7与固定板10的前端面,并通过四个固定螺钉固定;另一块耳轴板13垂直于上述缸筒前端盖7与固定板10的后端面,并通过四个固定螺钉固定。用于固定缸筒的耳轴连接在耳轴板13上。
当直线作动机构受轴向拉力时,从右至左主要受力部件依次为:
推杆组件,丝杠螺母组件及传动系统,螺母右端两个支撑轴承,轴承前支撑,缸筒,缸筒前端盖,用于固定缸筒前端盖的支撑螺柱、耳轴板固定螺钉,耳轴组件(耳轴板、耳轴)。
当受轴向压力时,从右至左主要受力部件依次为:
推杆组件,丝杠螺母组件及传动系统,左端两个支撑轴承,轴承后支撑,固定板,用于紧固固定板的支撑螺柱、耳轴板固定螺钉,耳轴组件(耳轴板、耳轴)。
由于直线作动机构能够提供90KN的作动力,耳轴板与固定板之间相固定的螺钉受力状况比较危险,而且结构中大部分部件应力值都比较大。然而现有的直线作动机构中,耳轴板受力是通过预紧耳轴板固定螺钉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定位销的受剪共同承担,因此耳轴板固定螺钉只有在足够的预紧前提下,包括耳轴板和耳轴的耳轴组件才能传递很大的力。由于现有结构中的耳轴板为简单的平板结构,预紧耳轴板固定螺钉产生的摩擦力的不确定性,导致现有直线作动机构中耳轴板13与固定板10、耳轴板13与缸筒前端盖7之间的受力不均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直线作动机构的耳轴板结构,其能够保证直线作动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受力更为均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7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超声螺母
- 下一篇:一种丝杆传动机构及摄像头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