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水下试验设备的收放与承载的吊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9304.8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6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攀;李伟杰;王凌云;蔡玄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凌耀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10 | 分类号: | B63B27/10;B63B2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桥 绞车 卷扬 收放 液压夹持装置 滑轮组 本实用新型 安装开口 水下试验 承载 船体 甲板 回转驱动装置 钢丝绳 承载能力 夹紧连接 两侧设置 重量试验 自由端部 吊杆 铰接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下试验设备的收放与承载的吊桥装置,包括吊桥本体、液压夹持装置以及卷扬绞车;所述吊桥本体设用于安装在船体的舷侧处,与甲板铰接;所述吊桥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滑轮组;所述卷扬绞车,用于安装在船体的甲板上;所述卷扬绞车的通过滑轮组带动所述吊桥本体的收放;所述吊桥本体的自由端部设置有一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设置有液压夹持装置;所述液压夹持装置用于夹紧连接在回转驱动装置上的吊杆。本实用新型中吊桥本体的收放通过钢丝绳、滑轮组、卷扬绞车实现,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可以完成大重量试验设备的组装和承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试验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水下试验设备的收放与承载的吊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水下试验设备的释放和回收主要利用如A型架、行车吊、起重机等形式,但受限于作业平台的作业区域尺度和总布置等因素,对于大型水下试验设备(如总长度10~60米),此前国内尚无比较完善的装置能够实现设备的组装、起吊、下放、回转驱动及回收这一整套作业过程。
在以往的技术方案中,水下试验设备放入水中后,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来完成回收:
其一是利用绳索将试验设备与船上回收设备相连,试验设备在水中处于晃动的状态,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体积和重量较大的实验设备,而且当试验设备较重时,在后期试验设备回收时,通过绳索会很难将设备收回;
其二是利用吊杆将试验设备与船体连接,试验设备处于固定不动的状态,但由于吊杆的长度是一定的,在使用时需要将若干根吊杆依次连接,才能将试验设备投入指定深度的水域中,试验设备回收时,也需要一边回收一边拆除吊杆,作业过程较为繁琐。该方法同样受到作业区域尺度的限制,无法实现大型试验设备的收放操作。
因此,有必要设计或制定出一种新型的水下试验设备收放与承载装置,从而可以使得大型水下试验设备安全、快速布入水中及从水中收起。在设计初期,考虑在双体船的两个片体中间开槽布置行车和起重机来实现装置的收放和承载,但后期研究发现由于开槽长度较大且接近船中不利于双体船的总强度,同时对于长度超出船体的较长试验件,很难在船上布置起重机进行起吊作业,后经多次的研究与计算,确定了如下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下试验设备的收放与承载的吊桥装置,能够完成大型水下试验设备的组装、起吊、下放、回转驱动及回收作业。本实用新型是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大型水下试验设备的布放及回收而研发出来的,很好地解决了大型水下试验设备的布放及回收问题,填补了水上工作平台领域的空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水下试验设备的收放与承载的吊桥装置,包括吊桥本体、液压夹持装置以及卷扬绞车;
所述吊桥本体设用于安装在船体的舷侧处,与甲板铰接;所述吊桥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滑轮组;
所述卷扬绞车,用于安装在船体的甲板上;所述卷扬绞车的通过滑轮组带动所述吊桥本体的收放;
所述吊桥本体的自由端部设置有一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设置有液压夹持装置;所述液压夹持装置用于夹紧连接在回转驱动装置上的吊杆。
优选地,所述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
所述第一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组包括第三滑轮、第四滑轮;
两台所述卷扬绞车分别通过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带动所述吊桥本体的收放。
优选地,所述安装开口的周围设有三个卡具;
所述卡具,用于放置回转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卷扬绞车的绞车上钢丝绳通过滑轮组连接到吊桥本体。
优选地,还包括千斤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凌耀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凌耀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93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抗撞灯浮
- 下一篇:新型多功能水面监测三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