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安全帽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3238.7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6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苏俊凯;李智胜;张亚平;邓羽婷;白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2B1/10 | 分类号: | A42B1/10;A42B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矿用安全帽。
背景技术
在矿业生产中,矿用安全帽已成为保护矿工身体健康、防止头部受到外界伤害的一个必要的安全设备。但是,传统的矿用安全帽结构功能单一,仅能作为一种防护用具。因此,目前没有一种能够综合安全防护、佩戴舒适、瓦斯检测、人员定位和方向识别等功能的安全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矿用安全帽,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容易,相对传统的安全帽增加了功能,使得安全帽不仅可以作为施工时的防护用具,同时也具有危险气体监测、人员定位、方向识别和安全警示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帽本体,所述安全帽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筋,所述顶筋的侧壁上设置有空气流通孔,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后部内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矿井下瓦斯浓度且能对使用者进行定位的瓦斯检测定位芯片组件,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瓦斯检测定位芯片组件连接,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后部外侧设置有反光条,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帽檐上设置有指南针,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矿灯的卡托,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后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防护面罩或防噪音耳塞的插槽。
上述的一种矿用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筋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顶筋上的空气流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空气流通孔沿顶筋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
上述的一种矿用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斯检测定位芯片组件包括瓦斯浓度传感器、主动式RFID标签、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池组,所述瓦斯浓度传感器与无线通信模块相接且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瓦斯浓度传感器检测的矿井下瓦斯浓度传输出去,所述报警器与瓦斯浓度传感器相接,所述电池组与瓦斯浓度传感器、主动式RFID标签、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池组均相接且对瓦斯浓度传感器、主动式RFID标签、无线通信模块和报警器均供电。
上述的一种矿用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后部设置有一个长方形凸起,所述长方形凸起的外表面涂覆有荧光层。
上述的一种矿用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斯检测定位芯片组件设置在凸起的内部。
上述的一种矿用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本体的下部两侧边沿均向上卷起形成卷边。
上述的一种矿用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筋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反光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在安全帽本体的后部内侧设置瓦斯检测定位芯片组件,由瓦斯浓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矿井下瓦斯的浓度,主动式RFID标签可以对人员位置进行定位,利于使用者及时逃生和快速得到营救。
3、本实用新型帽檐上设置有指南针,可以实现井下轻松辨别方向。
4、本实用新型凸起的表面上设置有反光条和顶筋上设置有荧光层,这样在井下环境中,可以提醒后方人员注意,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荧光层后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筋; 2—卡托; 3—凸起;
4—报警器; 5—指南针; 6—空气流通孔;
7—插槽; 8—瓦斯检测定位芯片组件;
8-1—瓦斯浓度传感器; 8-2—主动式RFID标签;
8-3—无线通信模块; 8-4—电池组;
9—反光条; 10—荧光层;11—卷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全帽本体,所述安全帽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筋1,所述顶筋1的侧壁上设置有空气流通孔6,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后部内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矿井下瓦斯浓度且能对使用者进行定位的瓦斯检测定位芯片组件8,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报警器4,所述报警器4与瓦斯检测定位芯片组件8连接,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后部外侧设置有反光条9,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帽檐上设置有指南针5,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矿灯的卡托2,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后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防护面罩或防噪音耳塞的插槽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3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