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低惯性生物柱浸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4668.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董常平;林海彬;陈庆根;谢洪珍;范道焱;王梅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18 | 分类号: | C22B3/18;C22B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钦海 |
地址: | 364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低 惯性 生物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低惯性生物柱浸试验装置,它包括低压低惯性控温生物柱浸出装置、浸液加热保温充气系统和浸液循环装置,可对填装的矿样进行喷淋加热保温,对加入的浸出液加热保温充气并承接正上方低压低惯性控温生物柱浸出装置柱体排水外丝接头渗出的浸出液,将集液槽的浸出液泵送至柱体顶部的喷淋器向柱体1内填装的矿样进行喷淋,可有效地解决现有生物浸出柱温度控制惯性大,柱内温度过高或不足,导致生物活性不佳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浸出温度、喷淋速率的准确控制,为生物堆浸设计和优化提供最佳的工艺参数,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久耐用等优点,适于金铜矿石生物堆浸的项目可研、设计、调试、运行等阶段的生物浸出试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低惯性生物柱浸试验装置,适于金铜矿石生物堆浸的项目可研、设计、调试、运行等阶段的生物浸出试验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柱浸试验装置是用于获取生物堆浸厂工艺设计参数与为现有堆场操作优化依据而产生的装置。
公知的生物柱浸试验装置,通常是在柱体外通常是在填装矿样的柱体外缠绕一层220V加热带,再包裹保温棉或者水夹套来进行浸出柱的加热和保温。由于该装置采用220V高电压加热控温,所以存在加热控温的温敏感性弱、精度低、惯性高,柱内容易超温,导致细菌活性较差,同时由于试验作业环境有溶液,容易出现漏电的风险,采用水夹套的方式控温性能优良但制作工艺复杂,卸柱操作步骤较繁琐等问题。目前国内还未见有关低压低惯性生物柱浸试验装置的报道。
为此,研发一种低压低惯性生物柱浸试验装置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压低惯性生物柱浸试验装置。解决现有生物浸出柱温度控制惯性大,柱内温度过高或不足,导致生物活性不佳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浸出温度、喷淋速率的准确控制,为生物堆浸设计和优化提供最佳的工艺参数。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使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低压低惯性生物柱浸试验装置,它包括低压低惯性控温生物柱浸出装置、浸液加热保温充气系统和浸液循环装置;所述的低压低惯性控温生物柱浸出装置由内设加热线卡与柱体加热线的柱体、外置带有柱体接线排的支撑法兰、柱体底端依次设置有棉纱布、网格垫、法兰密封垫、法兰盲板、带有排水外丝接头的柱底法兰及外置的柱体温度控制器组成,可对填装的矿样进行喷淋加热保温;所述的浸液加热保温充气系统由内设曝气头与集液槽加热线的集液槽及外置的空气泵、分气嘴、集液槽温度控制器组成,可对加入的浸出液加热保温充气并承接正上方低压低惯性控温生物柱浸出装置柱体排水外丝接头渗出的浸出液;所述的浸液循环装置由蠕动泵、管道和置于柱体顶部的喷淋器组成,可将集液槽的浸出液泵送至柱体顶部的喷淋器向柱体1内填装的矿样进行喷淋。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解决现有生物浸出柱温度控制惯性大,柱内温度过高或不足,导致生物活性不佳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浸出温度、喷淋速率的准确控制,为生物堆浸设计和优化提供最佳的工艺参数,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久耐用等优点或积极有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低压低惯性生物柱浸试验装置透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识表示:
1.柱体 2.加热线卡 3.柱体加热线 4.支撑法兰 5.柱体接线排 6.柱底法兰 7.棉纱布 8.网格垫 9.法兰密封垫 10.法兰盲板 11.排水外丝接头 12.集液槽 13.集液槽加热线 14.浸出液 13槽接线排 15.集液槽温度控制器 16.柱体温度控制器 17.空气泵18.分气嘴 19.曝气头 20.蠕动泵 21.管道 22.喷淋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4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