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内障撕囊标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6378.X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8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宋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丽华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辅助环 本实用新型 标记装置 操作手柄 视频探头 白内障 撕囊 标记过程 顶部设置 防滑胶垫 活动连接 人工晶体 手术操作 支架顶部 控制箱 限位块 撑板 支架 显示屏 清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内障撕囊标记装置,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上设置有防滑胶垫,所述第一手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环,所述第二手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环,所述第一辅助环与第二辅助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环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置有控制箱以及底部设置有视频探头。本实用新型通过视频探头和显示屏的配合使用,使医务人员可以清晰的看到患病区,以提高标记过程的精准性,而通过限位块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可以方便对撑板进行调节,又通过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配合使用,给患病区进行标记,确保了医务人员手术操作的精准性,使人工晶体能够发挥出最佳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内障撕囊标记装置。
背景技术
白内障手术中的撕囊步骤是先通过矛刀刺破前房,随后使用撕囊镊等撕囊工具将前囊中央部分撕去,通过撕去前囊中央部分,以便于人工晶体的植入,通过保留周边的前囊,以用于人工晶体的固定。其中,撕囊镊与前囊接触的位置完全由医务人员肉眼确认,撕囊的大小无法精确得知,且医务人员完全凭自身手术经验进行撕囊,如果撕囊过大,会造成人工晶体被前囊覆盖面积过小,而过大的撕囊口不利于保持人工晶体的稳定性,且会导致后发性白内障,如果撕囊过小,会造成人工晶体前囊覆盖面积过大,会导致光学区较小,患者术后看物件较暗,且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
因此,发明一种白内障撕囊标记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内障撕囊标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内障撕囊标记装置,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上设置有防滑胶垫,所述第一手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环,所述第二手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环,所述第一辅助环与第二辅助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环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置有控制箱以及底部设置有视频探头,所述控制箱顶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第二辅助环两侧均设置有撑板,所述第二辅助环底部环绕设有标记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柄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手柄宽度与凹槽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手柄侧壁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撑板上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限位块和撑板之间通过连接螺钉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形状设置为U形,且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架相互交叉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标记块底面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视频探头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视频探头和显示屏的配合使用,使医务人员可以清晰的看到患病区,以提高标记过程的精准性;通过设置撑板,可以将患者的上下眼皮撑开,避免影响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操作;通过限位块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可以方便对撑板进行调节;通过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配合使用,给患病区进行标记,确保了医务人员手术操作的精准性,使人工晶体能够发挥出最佳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操作手柄、11第一手柄、111第一辅助环、12第二手柄、121第二辅助环、2支架、3控制箱、4视频探头、5显示屏、6撑板、7标记块、8防滑胶垫、9限位块、10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丽华,未经宋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6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角膜交联术中保护角膜缘的装置
- 下一篇:眼科注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