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压单料带复合折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6910.8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9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丁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邢若兰;高之波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第一工件 上模座 冲头 折弯 折弯冲头 下模座 折叠 沉孔 单料 料带 复合折叠装置 本实用新型 驱动气缸 连线 焊接 步进电机驱动 步进电机 步进移动 冲压模具 节约资源 上下运动 一套模具 限位孔 凸包 清洗 组装 复合 驱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单料带复合折叠装置,其包括驱动气缸、上模座、下模座、步进电机;上模座上设第一工件冲头、第二工件冲头、凸包冲头、限位孔冲头和折弯冲头,下模座上设有折弯沉孔,折弯沉孔与折弯冲头的位置相对应;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有料带,料带由步进电机驱动步进移动,驱动气缸驱动上模座上下运动;其有益效果是,整个过程当中,通过一套模具的配合,就可以在同一个料带当中冲压出不同的第一工件部和第二工件部。通过折弯冲头可以将第一工件部向折弯沉孔的下方折弯,最终实现第一工件部和第二工件部的折叠组装。本实用新型在冲压模具内将两种产品冲压后折叠在一起,连线清洗后,进行焊接,实现冲压单料带复合折叠连线焊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降低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冲压、组装领域,特别涉及冲压单料带复合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焊接自动化工艺(不同产品焊接),冲压时,需要两套冲压模具,焊接时,需要两条料带需“十字”或者“平行”送料进行焊接。此种焊接工艺较手工焊接产能确有提升,但耗费冲床、场地等生产资源及人力资源,且焊接时错位、卡料的风险较大,需进一步进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冲压单料带复合折叠装置,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冲压单料带复合折叠装置,其包括驱动气缸、上模座、下模座、步进电机;上模座上设第一工件冲头、第二工件冲头、凸包冲头、限位孔冲头和折弯冲头,下模座上设有折弯沉孔,折弯沉孔与折弯冲头的位置相对应;
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有料带,料带由步进电机驱动步进移动,驱动气缸驱动上模座上下运动;
第一工件冲头用于在料带上冲压成型第一工件部;
第二工件冲头用于在料带上冲压成型第二工件部;
凸包冲头用于在第一工件部上冲压成型凸包部;
限位孔冲头用于在第二工件部上冲压成型限位孔部;
折弯冲头位于第一工件冲头、第二工件冲头、凸包冲头和限位孔冲头的后方,折弯冲头向折弯沉孔处下压后,第一工件部被折弯,折弯沉孔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料带步进移动前进时,折弯后的第一工件部被折弯沉孔的第二侧壁挤压并向第二工件部折叠,折叠后凸包部与限位孔部相配合。
其有益效果是,整个过程当中,通过一套模具的配合,就可以在同一个料带当中冲压出不同的第一工件部和第二工件部。同时可以利用步进电机带动料带移动,从而通过折弯冲头可以将第一工件部向折弯沉孔的下方折弯,使得第一工件部和料带基本可以成90°。再利用料带前移的动力,使得折弯沉孔的第二侧壁可以向第一工件部施力,从而将第一工件部各第二工件部的表面挤压,最终实现第一工件部和第二工件部的折叠组装。组装的时候,通过凸包部与限位孔部的配合,可以让组装更加精确,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在冲压模具内将两种产品冲压后折叠在一起,连线清洗后,进行焊接,实现冲压单料带复合折叠连线焊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降低风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工件部和第二工件部之间设有连接部。其有益效果是,保证第一工件部和第二工件部还可以连接在一起,折叠时,第一工件部和第二工件部沿着连接部进行折叠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折弯沉孔的第一侧壁与料带的夹角为90°。其有益效果是,当折弯冲头向下冲压的时候,直接沿着折弯沉孔的第一侧壁附近下压,预留与第一工件部厚度相适合的宽度,从而可以将第一工件部顺利的折弯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6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