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9826.1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武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创投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焦物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光路 射出 本实用新型 出射狭缝 入射狭缝 散开 波导 匀化 聚焦 二次聚焦 光斑均匀 光束入射 依次设置 反射光 入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内光路,所述内光路包括沿着光路的路径依次设置的入射狭缝、第一聚焦物镜、波导片、第二聚焦物镜、以及出射狭缝;所述入射狭缝用于提供光束入射的通道;所述第一聚焦物镜用于对入射的所述光束进行一次聚焦;所述波导片用于对一次聚焦后的光束进行匀化,使匀化后的所述光束散开射出;所述第二聚焦物镜用于对散开射出的所述光束进行二次聚焦;所述出射狭缝用于提供光束射出的通道。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提供光斑均匀的反射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原子吸收光谱仪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根据物质基态原子蒸汽对特征辐射吸收的作用来进行金属元素分析。它能够灵敏可靠地测定微量或痕量元素。
例如,有公告号为CN20332417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系统、原子化系统、光学系统、电路处理系统和计算机,所述光学系统包括内光路和外光路,所述外光路包括聚光镜和可移动的半透半反镜,所述外光路为短光路;所述内光路包括入射狭缝、准直物镜、光栅、聚焦物镜和出射狭缝,所述准直物镜和聚焦物镜并列设置,所述入射狭缝位于准直物镜的入射光路上,所述出射狭缝位于聚焦物镜的反射光路上,所述光栅位于准直物镜和聚焦物镜之间。
但是上述专利公开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光栅放在准直物镜和聚焦物镜之间,实际上难以保证反射光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提供光斑均匀的反射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内光路,所述内光路包括沿着光路的路径依次设置的入射狭缝、第一聚焦物镜、波导片、第二聚焦物镜、以及出射狭缝;
所述入射狭缝用于提供光束入射的通道;
所述第一聚焦物镜用于对入射的所述光束进行一次聚焦;
所述波导片用于对一次聚焦后的光束进行匀化,使匀化后的所述光束散开射出;
所述第二聚焦物镜用于对散开射出的所述光束进行二次聚焦;
所述出射狭缝用于提供光束射出的通道。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聚焦物镜包括第一左聚焦透镜和第一右聚焦透镜,所述第一左聚焦透镜和所述第一右聚焦透镜均为凸透镜;
所述第一左聚焦透镜背向所述入射狭缝所在的位置向外凸出;
所述第一右聚焦透镜面向所述入射狭缝所在的位置向外凸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左聚焦透镜向外凸出的表面抵靠所述第一右聚焦透镜向外凸出的表面。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聚焦物镜包括第二左聚焦透镜和第二右聚焦透镜,所述第二左聚焦透镜和所述第二右聚焦透镜均为凸透镜;
所述第二左聚焦透镜面向所述出射狭缝所在的位置向外凸出;
所述第二右聚焦透镜背向所述出射狭缝所在的位置向外凸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左聚焦透镜向外凸出的表面抵靠所述第二右聚焦透镜向外凸出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改变了传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内光路。并且在硬件的布置上,内光路包括沿着光路的路径依次设置的入射狭缝、第一聚焦物镜、波导片、第二聚焦物镜、以及出射狭缝。这样通过先聚焦再匀化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匀的光束,最终这光束经过二次聚焦之后可以直供后级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创投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创投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9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比色皿放置装置的光度计
- 下一篇: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消解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