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管及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0311.3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0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黄顺巧;周红;候海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风管 隔板 网格栅 风机 风管 管道内部 风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管体内部 交叉设置 离心风机 流动损失 内部设置 质量流量 管内 弯道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风管及风机;该风机包括离心风机和风管,该风管包括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和网格栅,第一进风管连接于第二进风管,网格栅设置于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之间,网格栅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交叉设置;利用风管内部设置的网格栅将管道内部由于弯道产生的涡和风机内部产生的涡破坏掉,让管道内部的流动趋于稳定的状态,减少管内流动损失,使管体内部的质量流量分布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风管及风机。
背景技术
离心通风机系统是一种以空气为主要介质的流体输送系统,其主要由离心通风机和风管等组成。离心通风机为整个输送系统提供动力,进风管的作用是将远离风机进口的流体引入风机内部,通过风机内部的叶轮做功,最后通过排风管将流体引向目标点。
现有的各种离心风机的进风管在导流流体时,气流容易在管道中形成漩涡和二次流造成管内流动紊乱,导致能量损失的增加。同时,由于管内流动紊乱,造成气体质量流量分配不均匀,从而降低离心风机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其通过管道中增加的网格栅,能够使管道内部的涡迅速耗散,达到使管内流动稳定均匀的目的,从而可以使管体内部的气体质量流量分配的更加均匀和流动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其能够利用风管内部设置的网格栅将管道内部由于弯道产生的涡和风机内部产生的涡破坏掉,让管道内部的流动趋于稳定的状态,减少管内流动损失,使管体内部的质量流量分布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管,其包括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和网格栅,第一进风管连接于第二进风管,网格栅设置于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之间,网格栅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交叉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网格栅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为焊接或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第二进风管远离第一进风管的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二进风管靠近第一进风管的一端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交叉设置形成能够用于通过流体的格栅通道,格栅通道的长度和宽度均是网格栅宽度的0.1-0.2倍。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网格栅的厚度是网格栅的宽度的0.2-0.3倍。
一种风机,其包括离心风机和上述的风管,风管连接离心风机的进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离心风机还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分别连接离心风机两侧的进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远离离心风机的一端连接第二进风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风机还包括另一个连接风机的出风口的风管。
现有技术中,如果要让气流在达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前流动稳定均匀则需要将进风管道设置的足够长,但是在现实生产活动中并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布置较长的管道,且即使能够布置较长的管道也会增加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0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风机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风机的隔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