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型数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1423.0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1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殷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方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向文 |
地址: | 21423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塑壳 数码管 发光 本实用新型 超薄型 有效照射范围 侧面发光 超薄结构 技术瓶颈 向导光板 侧发光 导光 灯芯 点亮 减薄 折射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型数码管,包括塑壳、PCB板和LED灯芯,所述塑壳内设置有导光板,所述LED灯芯位于导光板一侧,所述LED灯芯为侧面发光LED灯芯且发光方向朝向导光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导光板的折射导光的功能,将LED灯芯选择为侧发光方式,LED灯芯发出的光线进入到导光板内,在导光板的作用下能够均匀分散的点亮塑壳的整个窗口,从而消除了塑壳厚度对于发光范围的限制,突破了现有的数码管无法做成超薄结构的技术瓶颈,不但产品厚度大幅度减薄,而且采用导光板和单颗灯芯的配合有效照射范围更大,更多的节省了成本,产品窗口发光更均匀,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型数码管。
背景技术
现有数码管的组成为如图1和图2所示,在PCB板2上安装向上发光的LED灯芯3,然后将安装了向上发光的LED灯芯3的PCB板封装入塑壳1内,塑壳1上有不同大小的数码8字和窗口,LED灯芯3通电点亮后就能显示同大小的数码8字和窗口,LED灯芯3到塑壳1表面的距离为发光腔高度,LED灯芯3为正面发光,发光角度一般为90度,发光腔高度越高,可照射的面积就越大,原理同手电筒,所以某些大尺寸的窗口需要将发光腔做高或者增加LED灯芯的数量,以达到发光均匀的效果,但是这样会造成产品厚度过大的问题以及带来成本上涨。
导致一些产品结构限制要求厚度很薄的数码管无法实现,数码管如果做的太薄,发光腔的高度不够时,LED芯片的发光角度无法覆盖整个显示区域,会造成点光源,影响显示效果,即使增加芯片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侧发光的方式配合导光板的使用能够实现数码管厚度超薄的超薄型数码管。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型数码管,包括塑壳、PCB板和LED灯芯,所述塑壳内设置有导光板,所述LED灯芯位于导光板一侧,所述LED灯芯为侧面发光LED灯芯且发光方向朝向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利用导光板的折射导光的功能,将LED灯芯选择为侧发光方式,LED灯芯发出的光线进入到导光板内,在导光板的作用下能够均匀分散的点亮塑壳的整个窗口,从而消除了塑壳厚度对于发光范围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芯与导光板相贴合,这样能够确保LED灯芯从侧面发出的光线全部进入到导光板,避免了出现漏光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芯部分嵌入到导光板内,这样提高了导光板和LED灯芯相互之间的位置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位于塑壳内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塑壳表面设置有贴膜。
进一步地,所述塑壳的厚度等于导光板的厚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导光板的折射导光的功能,将LED灯芯选择为侧发光方式,LED灯芯发出的光线进入到导光板内,在导光板的作用下能够均匀分散的点亮塑壳的整个窗口,从而消除了塑壳厚度对于发光范围的限制,突破了现有的数码管无法做成超薄结构的技术瓶颈,不但产品厚度大幅度减薄,而且采用导光板和单颗灯芯的配合有效照射范围更大,更多的节省了成本,产品窗口发光更均匀,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方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方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1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柔性数码管的贴合治具
- 下一篇:一种柔性数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