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计算机主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1454.6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0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阳;邱桂华;阳建中;李长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苏家达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减震 装置 计算 机主 机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计算机主机箱,包括主机箱本体和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缓冲板、下缓冲板、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下方的底座,在主机箱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立柱,立柱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其另一端穿出支撑板后并与主机箱本体的顶端处于同一直线上,在支撑板与底座之间的立柱上套设有减震弹簧,上缓冲板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板的下方,下缓冲板可拆卸连接在底座的上方且与上缓冲板之间具有高度差。本实用新型通过主要由支撑板、底座、上缓冲板、下缓冲板、立柱以及减震弹簧构成的减震装置,使用时只需将主机箱本体放置在支撑板上即可对主机箱本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保护作用,具有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计算机主机箱,属于计算机零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计算机一般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好的硬件能够支撑软件系统的顺畅运行并使软件发挥其最大的性能,从而提高整台电脑的运行速度和系统稳定性。因此,一台运行性能优越的电脑离不开好的硬盘、内存条、主板、CPU、显卡等硬件。而用于放置和固定各硬件的主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起到承托、保护硬件,缓冲减震、防尘以及减少电磁辐射的重要作用。
现有的主机箱一般主要由壳体、支架和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关按钮等构成,并未设置有专门的缓冲减震装置,无法对主机箱内的硬件进行有效的抗震缓冲作用。例如对主机箱进行移动或搬运过程若无相应的减震组件,主机箱内的内存条、线路连接插口等极易发生松动,轻者导致电脑整机的工作效率低下,严重者将会导致主机箱内硬件的损坏。为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具有减震功能的电脑主机箱,例如授权公告号为2064315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减噪减温功能的三减主机箱,包括主机壳和主机,主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主机内腔的顶部设有导风板,导风板的底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底部通过扇形板与另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内腔分别设有凹槽和缓冲垫层,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外表面套接有限位弹簧,支撑柱的底部与主机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该种减震主机箱通过橡胶垫、支撑柱和限位弹簧的配合使用,可以在主机受到震动时,降低主机所受到的压力,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相比传统结构的主机箱其减震效果显著提升,但其加入的减震组件结构复杂、安装复杂,并对主机箱壳体的整体结构改进较大,使用和维修成本大,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计算机主机箱,其具体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安装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计算机主机箱,包括主机箱本体和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缓冲板、下缓冲板、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下方的底座,所述支撑板上放置所述主机箱本体且在主机箱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其另一端穿出支撑板后并与主机箱本体的顶端处于同一直线上,在支撑板与底座之间的立柱上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上缓冲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板的下方,所述下缓冲板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底座的上方且与上缓冲板之间具有高度差。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缓冲板和下缓冲板可以均为泡沫板、珍珠棉板或是橡胶垫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可包括第一卡槽和与第一卡槽相匹配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槽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的壁体上,所述第一卡块的一端与上缓冲板固接、其另一端可活动插装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可包括第二卡槽和与第二卡槽相匹配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槽设置在底座顶部的壁体上,所述第二卡块的一端与下缓冲板固接、其另一端可活动插装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1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