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容二代身份证的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1619.X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2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廖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容 二代 身份证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兼容二代身份证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由多层聚酯材料复合而成的单页卡式证件,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制作,随着智能锁的发展,通过身份证开锁,已经是一种新的开锁方式;
目前大部分的智能锁设备往往开锁方式单一,大多采用指纹识别和密码识别工作进行智能化开锁工作,智能化开锁方式单一,不同的开锁方式都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指纹识别的开锁方式,需要录入相应人员的指纹信息,方可进行智能开锁工作,而密码开锁方式也较为繁琐,开锁工作不便,并且目前在特定区域,常使用特定的IC卡开启智能锁,此类方式安保性较高,但是依赖性过高,因而直接造成智能锁开锁工作的不便,为此需要对传统的智能锁进行改进,从而方便智能锁能应对不同类型的开锁人员;
并且,目前智能锁设备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既是智能锁的识别设备大多处于常开状态,因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此需要对此类识别方式进行改进,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兼容二代身份证的智能锁。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兼容二代身份证的智能锁,包括电控锁,所述电控锁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侧安装有可编程控制器,以及
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的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安装在控制盒的一侧,用于进行可编程控制器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工作;以及
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的指纹识别装置,用于进行指纹识别工作;以及
安装在控制盒内侧的IC卡识别装置,所述IC卡识别装置与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连接有第一按钮开关;以及
安装在控制盒内侧的身份证识别装置,所述身份证识别装置与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连接有第二按钮开关;
所述控制盒的侧面设有IC卡插卡口和身份证插卡口,所述IC卡插卡口和身份证插卡口分别与IC卡识别装置和身份证识别装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IC卡插卡口的外侧设有第一托板,所述身份证插卡口的外侧设有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分别与控制盒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IC卡识别装置和身份证识别装置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控制盒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按钮开关和第二按钮开关分别与控制盒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钮开关和第二按钮开关均为复位式按钮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针对不同的开锁人员使用不同的开锁方式,以此极大的提高了智能锁使用的便利性,进行过指纹录入工作或者持有指定IC卡的人员可在可编程处理器信息比对工作下,快速打开电控锁,而未过指纹录入工作,也未持有指定IC卡的人员,则可以通过身份证识别装置的识别工作,读取二代身份证信息,通过后台服务器进行记录和比对而打开电控锁;
2)本实用新型,使用第一按钮开关和第二按钮开关分别充当IC卡识别装置和身份证识别装置的电力开关,其中第一按钮开关和第二按钮开关需被按压后才能进行接通状态,以此打开对应的IC卡识别装置和身份证识别装置,对相应的卡型进行信息识别工作,以此达到节能环保效果;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实现,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入IC卡和二代身份证后的控制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电控锁、2控制盒、3指纹识别装置、4通信接口、5可编程处理器、6 IC卡识别装置、7第一按钮开关、8身份证识别装置、9第二按钮开关、10隔板、11 IC卡插卡口、12身份证插卡口、13第一托板、14第二托板、15 IC卡、16二代身份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兼容二代身份证的智能锁,包括电控锁1,电控锁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盒2,控制盒2的内侧安装有可编程控制器5,以及
与可编程控制器5连接的通信接口4,通信接口4安装在控制盒2的一侧,用于进行可编程控制器5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工作;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16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客流统计数据汇集终端
- 下一篇:通过身份证开启的智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