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刺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1697.X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5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荣晓婷;张宝兰;王雅莉;崔红梅;王子威;何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晓婷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徐杨阳 |
地址: | 30012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膀胱 督脉 转轴 滚筒 微针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的 受力均匀 针刺部位 周向均布 连接件 加装 进针 均布 针刺 针灸 把手 痛苦 | ||
一种滚刺筒,包括一刺督脉体构件和一对刺膀胱经体构件,所述的刺膀胱经体构件包括滚筒和转轴,滚筒套装在转轴上,滚筒上沿周向均布有3至5排微针,转轴外侧设有连杆,一对连杆的末端之间设有把手;所述的两个转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的刺督脉体构件可以加装在一对刺膀胱经体构件之间,刺督脉体构件包括一个圆周面上均布有一排微针的圆盘,圆盘两侧设有与刺膀胱经体构件相连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可以同时对督脉和膀胱经进行针灸,节省人力,被刺处受力均匀,进针速度快,作用范围大,不易造成痛苦;刺膀胱经体构件的间距可以调节,以精准的作用于所需针刺部位,针刺时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灸器具,特别涉及一种滚刺筒。
背景技术
滚刺筒是皮肤针的一种,主要用于在背部脊柱两侧进行刺激,对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都有较好疗效。现有的滚刺筒结构简单,无法同时对督脉和膀胱经进行针灸,被刺处受力不均,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人力、被刺处受力均匀的滚刺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滚刺筒,包括一刺督脉体构件和一对刺膀胱经体构件,所述的刺膀胱经体构件包括滚筒和转轴,滚筒套装在转轴上,滚筒上沿周向均布有3至5排微针,转轴外侧设有连杆,一对连杆的末端之间设有把手;所述的两个转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的刺督脉体构件可以加装在一对刺膀胱经体构件之间,刺督脉体构件包括一个圆周面上均布有一排微针的圆盘,圆盘两侧设有与刺膀胱经体构件相连的连接件。
所述的一对刺膀胱经体构件中的两个转轴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两个可套接的连接筒,直径较大的连接筒上设有多组卡口槽,直径较小的连接筒上设有连接柱,两个刺膀胱经体构件的间距通过连接柱切入不同深度的卡口槽中调节。
所述的刺督脉体构件是一个中心具有圆形缺口的圆盘,圆盘可以套装在所述连接筒上;所述圆盘两侧的连接件为L型卡扣,所述刺膀胱经体构件中的转轴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卡槽。
所述把手的一侧与该侧的连杆固定连接,另一侧设有至少一条限位块,该侧连杆末端设有一个圆环,圆环套装在具有限位块的把手端部,且圆环上设有与限位块对应的凹槽。
所述刺督脉体构件上微针的尖部与旋转轴线的距离大于刺膀胱经体构件上的微针与旋转轴线的距离,以避免俯卧位两侧竖脊肌高度高于脊柱而无法作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可以同时对督脉和膀胱经进行针灸,节省人力,被刺处受力均匀,进针速度快,作用范围大,不易造成痛苦;刺膀胱经体构件的间距可以调节,以精准的作用于所需针刺部位,针刺时更加准确,以期达到临床最佳疗效,能够适合各种体型的使用者;另外,两个刺膀胱经体构件之间还可加装刺督脉体构件,使得本装置的实用性更强,治疗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左侧的刺膀胱经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右侧的刺膀胱经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刺督脉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晓婷,未经荣晓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16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