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物联网智能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3382.9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6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丁泽涛;雷嘉伟;吴步怡;郑海松;方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亦特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N7/18;H04W4/8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门禁系统 门禁控制器 单片机 物联网 门禁 无线通讯模块 物联网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 单片机连接 电磁锁 输入显示模块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监控装置 门禁系统 生命财产 视频信息 无线连接 验证信息 用户手机 智能设备 智能化 小区 开门 业主 监控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物联网智能门禁系统,包括单片机,以及单片机连接的iBeacon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输入显示模块、电子门禁;所述iBeacon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电子门禁包括门禁控制器和电磁锁,所述单片机连接门禁控制器,所述门禁控制器连接电磁锁;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小区物联网服务器,小区物联网服务器无线连接用户手机或者智能设备。本实用新型基于iBeacon技术的物联网智能门禁系统所述的实现简单,并且通过监控装置可以监控外来人员的视频信息,在保障了业主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下,门禁系统更加的智能化,无需用户亲自去楼下开门,通过简单的验证信息就可以实现门禁开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门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物联网智能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小区为了保护业主的财产安全,以及小区的安全稳定,大多设计了门禁系统,现有的门禁系统大多采用IC卡识别打开,功能单一,且开启方式必须要依赖IC卡才能打开;例如随着外卖和网购行业的兴起,用户取快递和取外卖需要去楼下取,外来人员因为没有IC卡,无法打开门禁系统;这样不仅影响了送货效率,还要用户携带IC卡去开门。
现在急需一种既能保障业主生命财产安全的门禁系统,又可以为小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门禁胸膛,本专利申请是基于iBeacon技术的小区门禁系统完全符合现在小区门禁系统智能化的要求。
iBeacon技术是通过使用低功耗蓝牙技术(Bluetooth Low Energy,也就是通常所说的Bluetooth 4.0或者Bluetooth Smart),iBeacon基站可以创建一个信号区域,当设备进入该区域时,相应的应用程序便会提示用户是否需要接入这个信号网络。通过能够放置在任何物体中的小型无线传感器和低功耗蓝牙技术,用户便能通过支持iBeacon功能的智能设备来传输数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物联网智能门禁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小区门禁系统打开方式单一,功能简单的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物联网智能门禁系统,包括单片机,以及单片机连接的iBeacon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输入显示模块、电子门禁;所述 iBeacon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子门禁包括门禁控制器和电磁锁,所述单片机连接门禁控制器,所述门禁控制器连接电磁锁;
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小区物联网服务器,小区物联网服务器无线连接用户手机或者智能设备。
进一步的,还包括窗口结构,所述窗口结构正面开口,侧面和底部安装有挡板,窗口结构顶部安装有防水防尘装置;
所述侧面的挡板外侧还安装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安装有单片机,以及外围电路、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的天线通过控制室上方预留的圆孔穿出到控制室外。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显示模块包括键盘和LCD显示屏,所述键盘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LCD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所述键盘安装在窗口结构底部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键盘倾斜安装,通过所述键盘输入房间号。
进一步的,所述LCD显示屏安装在窗口结构后面板的外表面上;所述LCD 显示屏的上方还安装有监控装置,所述单片机通过信号继电器连接监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iBeacon模块安装在窗口结构侧面的内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门禁还包括IC卡识别器。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还通过D\A转换电路连接语音播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亦特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比亦特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3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流媒体实时总线的数字会议系统
- 下一篇:环境物联网数据采集传输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