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轴段表面硬度合理值的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3572.0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9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李超;夏博;杨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40 | 分类号: | G01N3/4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表面 硬度 合理 测定 装置 | ||
一种密封轴段表面硬度合理值的测定装置,涉及硬度测定装置技术领域,它由壳体、压板、密封、温度传感器、连接线、集流环、轴套和传动轴组成,传动轴外套有轴套,轴套外壁通过密封与壳体连接,密封安装与壳体内,密封通过压板与壳体压紧,密封的内孔套设于轴套上,轴套一侧面插入温度传感器,轴套一端面轴向安装集流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线引入集流环的端部。本密封轴段表面硬度合理值的测定装置具有操作性强及实用性强等特点,将得到一条表面硬度与接触线速度的对应曲线,进而为密封轴段的设计提供依据,能够准确确定接触线速度的轴段表面硬度,适合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度测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轴段表面硬度合理值的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唇形密封是工业设备常用的密封形式,广泛应用于传动、航空、航海、冶金、流体输送及石油生产等领域。唇形密封属于接触式密封,唇口与轴表面直接接触,当唇口与轴表面接触不严时,将泄漏。密封与轴段表面封严状态变化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密封磨损或轴表面磨损。密封磨损的故障处理可以通过选择不同橡胶材料提高橡胶的耐磨性,或定期更换密封来改善。但传动轴加工周期较长,成本较高,更换较为麻烦,故而应尽量避免轴段表面磨损。轴段表面的接触硬度可通过表面硬化工艺来提高,但会产生较大的成本,故而在密封轴段的设计时,需根据密封处接触线速度的使用范围给出合理的轴段硬度的设计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密封轴段表面硬度合理值的测定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准确确定接触线速度的轴段表面硬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密封轴段表面硬度合理值的测定装置,由壳体、压板、密封、温度传感器、连接线、集流环、轴套和传动轴组成,传动轴外套有轴套,轴套外壁通过密封与壳体连接,密封安装与壳体内,密封通过压板与壳体压紧,密封的内孔套设于轴套上,轴套一侧面插入温度传感器,轴套一端面轴向安装集流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线引入集流环的端部。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轴套与密封接触处的表面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密封轴段表面硬度合理值的测定装置具有操作性强及实用性强等特点,将得到一条表面硬度与接触线速度的对应曲线,进而为密封轴段的设计提供依据,能够准确确定接触线速度的轴段表面硬度,适合大规模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密封轴段表面硬度合理值的测定装置,由壳体1、压板2、密封3、温度传感器4、连接线5、集流环6、轴套7和传动轴8组成,传动轴8外套有轴套7,轴套7外壁通过密封3与壳体1连接,密封3安装与壳体1内,密封3通过压板2与壳体1压紧,密封3的内孔套设于轴套7上,轴套7一侧面插入温度传感器4,轴套7一端面轴向安装集流环6,所述的温度传感器4的连接线5引入集流环6的端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4用于测量轴套7与密封3接触处的表面温度。所述的测定方法为:在不同密封3接触处线速度情况下,采用温度传感器4测量轴套7与密封3接触处的表面温度,控制轴套7表面温度不超过150℃,以此为温度限制值,测量不同表面硬度的轴套7在不同接触线速度情况下的硬度降低情况,使降低后的硬度不低于30HRC;在接触线速度较小范围内,轴套7接触表面温度均会低于150℃,轴套7表面硬度的降低会随着接触线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接触线速度达到一定数值后,轴套7接触表面温度将达到150℃,此时该接触线速度为最高使用线速度,对应的轴套7表面硬度即为最高设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3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