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金属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4234.9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5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董修瑞;于亨业;张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即墨市瑞兴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51 | 代理人: | 史长敏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金属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金属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金属件结构。
背景技术
复合金属是指在一层金属上覆以另外一种金属的板子,达到在不降低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效果,复合材料按外观可分为复合板、复合管和复合棒等。
现有的地下预埋电缆穿线管多通过焊接来实现管口对接,导致安装进度缓慢,同时管件横向之间连接需要借助固定板和螺栓,连接非常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金属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金属件结构,包括管件,所述管件包含有钛合金管、铜合金管和PC管,所述管件的下端粘接橡胶垫片的上端,所述橡胶垫片的下端固定连接橡胶锥环的上端,所述橡胶锥环通过锥环槽滑动安装在套件的内侧底端外缘,所述套件的内部通过圆孔封闭对通下侧管件的上端,下侧管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柱件的左端,所述柱件的右端中部设有卡入槽,所述卡入槽的左端设右内槽,下侧管件的左侧固定连接横柱的右端,所述横柱的左部通过环槽转动安装在圆板中部圆孔内,所述圆板的上下侧固定连接旋杆的内对应端,所述圆板的左端上下侧固定连接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左部外对应侧固定连接第二杆件的内对应端。
优选的,所述套件的中部左右侧通过插槽滑动安装插杆,插杆的通过圆孔滑动安装在筒件的内对应端中部,插杆的外对应端固定连接塞片的内对应端中部,塞片滑动安装在筒件的内侧,塞片的外对应端固定连接活动柱的内对应端,活动柱通过孔滑动安装在筒件的外对应端中部,活动柱的内对应部外侧套有弹簧,弹簧的内对应端固定连接塞片的外对应端,弹簧的外对应端固定连接筒件的内侧外对应端,活动柱的外对应端固定连接拉板的内对应端中部。
优选的,所述筒件的内对应部上侧固定连接转柱的下端,转柱通过转孔转动安装在横板的中部,横板的内对应端固定连接套件的上部左侧,转柱的上部固定安装回抵板,回抵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扭簧的上端,第一扭簧套在转柱的上部外侧,第一扭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横板的上端,转柱的上部内对应侧固定连接卡杆的外对应端,卡杆通过卡槽滑动安装在方形体的前端中部,方形体的内对应端固定连接管件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横柱的外侧套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圆板的右端,第二扭簧的右端固定连接下侧管件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钛合金管的外侧熔接铜合金管的内壁,铜合金管的外侧粘接PC管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复合金属件结构,插杆脱出插槽,管件插入套件内部,松开拉板,卡杆卡入卡槽内,插杆弹入插槽内,继而方便管件之间管口连接,加快连接进度,向外翻旋旋杆,使得第二杆件呈横向状态,柱体端侧中部的卡入槽插入第二杆件,第二杆件卡入内槽内,继而方便管件之间横向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件、2钛合金管、3铜合金管、4 PC管、5橡胶垫片、6橡胶锥环、7锥环槽、8套件、9插槽、10插杆、11塞片、12筒件、13活动柱、14弹簧、15拉板、16转柱、17横板、18第一扭簧、19回抵板、20卡杆、21卡槽、22方形体、23柱体、24卡入槽、25内槽、26横柱、27环槽、28圆板、29旋杆、30第二扭簧、31第一杆件、32第二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即墨市瑞兴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即墨市瑞兴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4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透明电工套管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定位器用防水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