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活体昆虫快速捕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6412.1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1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韩李伟;何海芳;施龙清;尤民生;胡桂萍;黄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5/02 | 分类号: | A01M5/02;A01M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活体 昆虫 快速 捕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活体昆虫快速捕捉装置,包括昆虫收集装置、导气连接件、抽气组件,所述昆虫收集装置经过导气连接件与抽气组件相连通,抽气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内中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涡扇,壳体内前部形成风腔,壳体于涡扇后部设置有排风口,壳体内设置有为电机供电的电源,壳体上设置有手持柄,手持柄上设置有控制电机启闭的开关,由电源供电通过电机驱动涡扇工作产生吸力,将昆虫快速吸入收集管中,实现对活体昆虫的快速捕捉、分装和保存,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易于装卸,操作简单,可以在室内或野外对活体昆虫进行捕捉,短时间内实现对目标活体昆虫的连续大量捕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活体昆虫快速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分为植食性、肉食性或腐食性。昆虫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开展昆虫学相关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昆虫捕捉、采集作为昆虫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捕捉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大部分昆虫的躯体都比较脆弱,如采用手或者镊子捕捉、采集此类昆虫,其死亡率较高,不利于活体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而目前采用的吸虫装置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类型。手动的多靠口吸或者手动吸气筒产生吸力,此类吸虫装置吸力较小,操作耗体大,吸虫效率低。常见的电动吸虫装置多为采虫口径大,无法满足对单一种类、特别是单一种类小型昆虫采集的需求,且对市电依赖程度高、装置个体大、不易野外携带使用,对活体昆虫标本的伤害也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活体昆虫快速捕捉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手持式活体昆虫快速捕捉装置,包括昆虫收集装置、导气连接件、抽气组件,所述昆虫收集装置经过导气连接件与抽气组件相连通;
所述昆虫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上部开口处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上设置有两个安装通孔,其中一个安装通孔内设置有捕虫管,所述捕虫管下端伸入收集管内,上端位于收集管外,另一个安装通孔与导气连接件相连接;
所述导气连接件包括U型管、导气软管,U型管一端插入橡胶塞上的一个安装通孔内,其末端伸入收集管内并在其口部设置防虫网,U型管另一端与导气软管一端相连接,导气软管另一端连接抽气组件;
所述抽气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前端设置有与导气软管相连接的吸口,壳体内中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涡扇,壳体内前部形成风腔,壳体于涡扇后部设置有排风口,壳体内设置有为电机供电的电源,壳体上设置有手持柄,手持柄上设置有控制电机启闭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吸口处设置有单孔橡胶塞,单孔橡胶塞的孔部内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导气软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为旋钮开关,其上设置有高、中、低三个档位调节控制电机转速。
进一步的,所述捕虫管上端设置有缩口,其上端面入口处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捕虫管管身的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软管外设置有缠绕管。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电源相连接的充电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为锂电池。
进一步的,捕虫管、U型管、连接管均为亚克力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携带方便,易于装卸,操作简单,可以在室内或野外对活体昆虫进行捕捉,短时间内实现对目标活体昆虫的连续大量捕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6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
- 下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管件取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