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振动盘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6784.4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7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涛;刘俊;朱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灵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B65G47/74;B65G27/08;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微嘉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架 毛细管 移动块 振动盘 本实用新型 上下移动 输出组件 输入组件 送料装置 固定块 固定座 连接孔 连通 定位结构 活动设置 驱动装置 上料效率 输出通道 输出端 输入端 减小 弯折 驱动 贯穿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轴振动盘送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安装于第一支撑架上的振动盘、安装于第二支撑架上的输入组件及输出组件;输入组件包括固定块、可相对固定块上下移动的移动块及用于驱动移动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输出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的调节件及安装于调节件上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连接孔;还包括吹料毛细管,吹料毛细管的输入端与输出通道连通,吹料毛细管的输出端与连接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移动块与固定块的配合,可保证轴被逐一地移送至定位结构中,并能有效避免漏送或者多送的情形,这样,既能提高轴的上料效率,也能减小轴的弯折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器组件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轴振动盘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换向器组件的装配工作是指将换向器与轴铆压在一起,具体地,先将轴放置在定位结构中,再将换向器套设在轴上并将其铆压在轴上。在现有的装配过程中,轴的上料多是通过人工进行流转,也即,操作人员将每一轴逐一放置在各个定位结构中,可见,这种低自动化程度的操作不仅会增大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会大大影响装配效率。另外,由于轴属于较为精细的零部件,在流转过程中,极易因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而弯折轴,从而影响装配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轴振动盘送料装置,它可逐一将轴移送至定位结构上,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轴振动盘送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安装于第一支撑架上的振动盘、安装于第二支撑架上的输入组件及输出组件;
输入组件包括固定块、可相对固定块上下移动的移动块及用于驱动移动块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固定块上开设有与振动盘输出端连通的进入通道,固定块上还开设有位于进入通道上方的输出通道和与输出通道连通的进气口,移动块上开设有贯穿设置的通孔,通孔的输入端可与进入通道连通,通孔的输出端可与输出通道连通;
输出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的调节件及安装于调节件上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连接孔;
还包括吹料毛细管,吹料毛细管的输入端与输出通道连通,吹料毛细管的输出端与连接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架用于承载振动盘,第二支撑架用于承载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振动盘用于将散乱的轴逐一整齐传送至进入通道。应用时,轴定位结构位于连接孔的正下方,进气口连通有气体发生器,先启动驱动装置,使其驱动移动块向下移动,直至通孔与进入通道连通,在振动盘的推动作用下,轴则进入通孔内,这时,启动驱动装置使其上移移动块,并使得通孔与输出通道连通,再通过气体发生器产生气流将轴吹出,轴依次经过输出通道、吹料毛细管及连接孔传送至定位结构中。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移动块与固定块的配合,可保证轴被逐一地移送至定位结构中,并能有效避免漏送或者多送的情形,这样,既能提高轴的上料效率,也能减小轴的弯折几率。
为实现输入组件对轴的传送工作,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包括基块、第一连接块及连接在基块上的第二连接块;
基块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第一通口;
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所述进入通道,第一连接块通过紧固螺钉连接在基块上;
第二连接块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口连通的第二通口,第二连接块上还开设有与第二通口连通的所述输出通道;
所述移动块可贯穿第一通口。
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块可置入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内,并可相对第一通口进行上下移动。第一连接块的设置,可便于调节进入通道的高度位置,使其能与振动盘的输出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灵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灵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6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垫圈供给装置
- 下一篇:一种O型圈自动分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