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结构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7557.3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7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玉;苏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807 | 分类号: | H01H13/807;H01H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盘 布线层 开关结构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电气隔离 电子设备 信号环 印刷 基板 电子技术领域 环状轨迹 交错分布 有效解决 灵敏度 锅仔片 误触发 内环 相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开关结构及电子设备。所述结构包括:锅仔片和多个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信号环,所述电路板具有基板、第一布线层和以所述基板相隔的第二布线层,所述信号环包括:信号内环,包括印刷在所述第一布线层上的第一焊盘;信号外环,包括两个以上印刷在所述第一布线层上的第二焊盘,所述第二焊盘与所述第一焊盘电气隔离;以及保护环,包括两个以上印刷在所述第一布线层上的第三焊盘,各个第三焊盘与所述第一焊盘及所述第二焊盘电气隔离,且所述第二焊盘与所述第三焊盘交错分布形成环状轨迹;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现有开关结构中存在的保护级别低、灵敏度不高以及容易造成误触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开关作为一种基础的电子器件,在电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开关实现主要功能为:控制电路的导通与关断,目前开关结构主要采用锅仔片来实现电路板中不同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由于锅仔片具有良好的导通性能、回弹稳定以及超长的使用寿命等优点,锅仔片在开关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锅仔片可分为单层结构和双层结构,当所述锅仔片上的金属弹片受到外力按压时,该弹片的中心点下凹,所述弹片的下凹部分接触到电路板中的电气元件,从而电路板上的线路导通。
在现有的开关结构中,为了防止开关结构受到外力的强行破坏,所述的开关结构往往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信号内环、信号外环以及保护环,在正在工作条件下,信号内环和信号外环通过锅仔片实现电气连接,使电路板上的线路正常导通工作;当所述开关结构受到外界暴力破坏时,信号内环或信号外环通过锅仔片与保护环连接,从而触发了电路板中的报警保护电路,防止电路板中其它电力元件遭受到更为严重的损坏。在现有技术中,开关结构中的保护环设置在信号外环和信号内环的外侧,或者将保护环设置在信号外环与信号内环之间,由此可得,现有的开关结构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若将保护环设置在信号外环和信号内环的外侧,则锅仔片难以接触到保护环,避免了误触发,但是当所述开关结构受到较小的外力破坏时,锅仔片可能无法接通信号内环与保护环或信号外环与保护环,只有较大的外来强制破坏才能触发电路板中的报警保护电路,因此此种开关结构保护级别较低,灵敏度低;2、若将保护环设置在信号外环与信号内环之间,则锅仔片极易接触到保护环,从而触发电路板中的报警保护电路,保护级别高,灵敏度高,但是外界环境极小的扰动也可能会使保护环与信号内环或者保护环与信号外环相短接,容易造成误触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结构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开关结构在应对外界暴力破坏时,保护级别低、灵敏度低或者容易造成误触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开关结构,包括锅仔片和多个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信号环,所述电路板具有基板、第一布线层和以所述基板相隔的第二布线层,所述信号环包括:
信号内环,包括印刷在所述第一布线层上的第一焊盘;
信号外环,包括两个以上印刷在所述第一布线层上的第二焊盘,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焊盘围设于所述第一焊盘外并与所述信号内环电气隔离,各个所述第二焊盘通过设于所述第二布线层上的第一走线首尾电气连接;以及
保护环,包括两个以上印刷在所述第一布线层上的第三焊盘,各个第三焊盘与所述第一焊盘及所述第二焊盘电气隔离,且所述第二焊盘与所述第三焊盘交错分布形成环状轨迹;
其中,所述锅仔片的边缘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二焊盘焊接,所述锅仔片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投影将所述第一焊盘覆盖在内,所述第三焊盘在所述投影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环还包括印刷在所述第一布线层上的环形焊盘,该环形焊盘围设于所述环状轨迹外,所述环形焊盘与所述第一焊盘及所述第二焊盘电气隔离。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第三焊盘与所述环形焊盘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7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