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余热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8328.3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5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况国华;胡鹏;杨崇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航盛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胡鹏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01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余热 发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烟气换热系统、ORC发电系统(7)、冷却系统和备用系统;所述ORC发电系统(7)包括工质泵(11)、预热器(12)、蒸发器(13)、膨胀发电机(14)、冷凝器(15);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9)和冷却水泵(8);所述备用系统包括备用冷却器(10)。优点为:(1)可实现中低温烟气余热的回收并发电,经济效益显著。(2)可有效降低并控制炉窑排烟温度。(3)炉窑排烟工艺稳定,可靠性高,发电机组故障或停运时均不会对其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及低温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窑炉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在工业窑炉的运行中,烟气余热资源损失是最重要的一项余热资源损失,占锅炉余热资源损失的60%~70%。如何有效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出现利用“余热锅炉+汽轮机”的技术进行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案,但是,此种方案是对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发电技术的改造,对于烟气温度低于300C,或烟气量较小、余热较少的烟气,仍然没有行之有效的余热回收利用-0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发电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烟气换热系统、ORC发电系统(7)、冷却系统和备用系统;
所述烟气换热系统包括:烟道换热器(2)和高温循环水泵(3);
所述ORC发电系统(7)包括工质泵(11)、预热器(12)、蒸发器(13)、膨胀发电机(14)、冷凝器(15);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9)和冷却水泵(8);
所述备用系统包括备用冷却器(10);
所述烟道换热器(2)配置有进烟气口、排烟气口、低温进水口和高温排水口;所述烟道换热器(2)的进烟气口与窑炉烟气(1)连通;所述烟道换热器(2)的高温排水口通过热水进口阀门(16)连接到所述蒸发器(13)的热源进口,经蒸发器(13)换热降温后,蒸发器(13)的热源出口连接到预热器(12)的热源进口;经预热器(12)换热降温后,预热器(12)的热源出口依次通过热水出口阀门(17)和高温循环水泵(3)后,连接到所述烟道换热器(2)的低温进水口,完成闭路热水循环;
对于ORC发电系统(7),工质泵(11)的出口连接到所述预热器(12)的工质进口,所述预热器(12)的工质出口连接到所述蒸发器(13)的工质进口;所述蒸发器(13)的工质出口与膨胀发电机(14)的进口连接,膨胀发电机(14)的出口连接到所述冷凝器(15)的热工质进口端,所述冷凝器(15)的冷工质出口端连接到所述工质泵(11)的进口,完成闭路热力循环;
对于冷却系统,冷却水泵(8)的排水口通过冷却水进口阀门(20)连接到所述冷凝器(15)的冷水进水口,经所述冷凝器(15)换热升温后,所述冷凝器(15)的热水出水口通过所述冷却水出口阀门(21)连接到所述冷却塔(9)的进水口,经所述冷却塔(9)冷却后,所述冷却塔(9)的排水口连接到所述冷却水泵(8)的进水口,完成闭路冷水循环;
对于所述备用系统,所述烟道换热器(2)的高温排水口通过备用热水进口阀门(18)连接到所述备用冷却器(10)的热水出水口,经所述备用冷却器(10)换热降温后,所述备用冷却器(10)的冷水出水口依次通过备用热水出口阀门(19)和高温循环水泵(3),连接到所述烟道换热器(2)的低温进水口,完成备用闭路热水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航盛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胡鹏,未经北京华航盛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胡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8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风力涡轮叶片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切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