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X线胸片患者防护屏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8506.2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5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袁保锋;杜芳;吴慧;袁文杰;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袁保锋;杜芳;吴慧;袁文杰;袁林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防护 防护屏 控制器 防护架 传动部件 调节装置 控制电路 上移动 遥控器控制 电源安装 上下移动 手动控制 移动自由 控制键 电源 | ||
X线胸片患者防护屏调节装置是减少病人的X线照射量,保护病人免受X线损伤而设计,由防护架、移动防护屏、传动部件、控制电路、控制器、电源组成。操作方便、结构合理、移动自由、投入成本低。控制器分为手动控制与遥控器控制;移动防护屏分为上移动防护屏、下移动防护屏,分别安装在防护架上部与下部;传动部件、控制电路、电源安装在防护架的一侧框架中,控制器设有四个控制键,分别控制上移动防护屏、下移动防护屏上下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X线机,具体的说是一种X线胸片患者防护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X线机在医疗系统中广范使用,实践证明,医学照射在给人类查病、防病、治病的同时,也会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危害。X线胸片,通俗称″拍片″,其快捷、简便、经济的优势日渐突出,成为胸部检查的优先选择,也列为住院常规检查、体检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占整个X线检查的50%以上。检查虽优,X线辐射对人体有害已是不争的事实。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弗特,常规X线胸片拍摄曝光率约为0.045毫西弗特/秒(1西弗特=1000毫西弗特),对人群的健康危险非常有限。但是,人体中的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对射线特别敏感,过于频繁的检查并没有好处。减少病人的X线照射量,保护病人免受X线损伤,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规定:医护人员需主动提供、受检者需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防护用品,我国相关部门也要求必须规范放射防护管理,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但相关法规,但比较含糊,监管力度不够,实际工作中防护用品种类少,配置不齐,患者、医生使用不便利;同时由于医院患者过多,医院疲于应付,患者、技师主观防护意识不强,导致使用率不高。比如虽然X线机器大都配有胸片防护屏,但有的防护屏结构比较简单,需手工移动确定防护范围,使用起来不方便,严重影响检查效率,有的可自动调节防护位置,但又不能调节防护范围。
发明内容
根据X线检查国家相关防护要求,通过对目前X线检查胸片防护屏的使用情况调研发现整体实施情况较差。主要原因有:(1)患者对X线辐射危害认识不够,要求防护意识不强;(2)国家相关法规规定比较含糊,监管力度不够,技师对病人的防护意识不强,医院X线放射防护工作执行不力;(3)医院患者过多,技师工作量大,而现有防护屏需手动操作,增加工作量,有的可以自动调节防护屏的位置,但防护范围固定不变,防护效果不理想。而原因(3)是其最主要原因。现有胸片防护屏虽然种类较多,大多需手动调节防护屏位置及防护范围,使用起来费时又费力,影响工作效率,不太适合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实际工作状态,目前也有自动防护屏调节,医生不需要手动操作,但其防护范围不可根据病人个体调节,其使用价值大大降低(特别对拍摄范围较小的儿童摄片)。使用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器自动调节防护范围,而不再需要技师手动调节,同时使用三片防护屏(常规两片或一片),获得更好的防护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X线胸片患者防护屏调节装置设计的主要目的。
X线胸片患者防护屏调节装置由防护架、移动防护屏、传动部件、控制电路、控制器、电源组成。防护架由框架、固定防护屏、支撑架与万向轮组成;控制器分为手动控制与遥控器控制;移动防护屏分为上移动防护屏、下移动防护屏,分别安装在防护架上部与下部;传动部件分为上传动部件、下传动部件,上传动部件、下传动部件分别由上电机、上传动装置与下电机、下传动装置组成;传动部件、控制电路安装在防护架的一侧框架中,传动部件中的传动部分一端连接防护屏,一端与电机组装在一起。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控制器,输出端接电机,控制器设有四个键。
X线机束光器位置或范围变化时,技师通过控制器将位置信息传输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驱动两个电机,通过驱动装置来调节防护架上下两个防护屏位置。从而实现防护屏的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袁保锋;杜芳;吴慧;袁文杰;袁林,未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袁保锋;杜芳;吴慧;袁文杰;袁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8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检查治疗床
- 下一篇:一种带有体温计的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