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巴士空调电机驱动系统和电动巴士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8794.1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8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钟义军;郑海杰;刘军;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7/06 | 分类号: | H02P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模块 巴士空调 电机驱动系统 电机 直流供电电压 巴士 电源模块 主控模块 本实用新型 电源损耗 电源转换 工作电压 空调电源 控制电机 驱动电机 驱动电流 输出转速 线材成本 转速信号 逆变 输出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巴士空调电机驱动系统和电动巴士,所述巴士空调电机驱动系统与巴士空调的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巴士空调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机,其中,所述电机为600V电机,由电源模块为驱动模块提供600V直流供电电压,由所述主控模块输出转速信号至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根据当前的转速信号将所述600V直流供电电压逆变转换为对应的工作电压并输出至电机,控制电机以相应的转速开始工作。通过采用600V电机,并且为驱动模块提供600V直流供电电压,使得可直接将电动巴士的空调电源连接至驱动模块以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无需经过电源转换,且驱动电流相应大幅度降低,从而有效降低了电源损耗和线材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巴士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巴士空调电机驱动系统和电动巴士。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大巴空调的风机电机开发设计因为行业资源的限制,大巴用的电机大部分沿用普通大巴使用的24V电机,驱动电源主要采用24V电源。但是目前电动大巴空调自带的电源电压为600V,按照目前的使用方案,需要将电源通过变频器,把电压降到24V,由于功率很大,单个电机驱动电流往往达到10安培,整机电流达60安培以上,这样就会造成在设计过程中,材料成本很高,且发热严重。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巴士空调电机驱动系统和电动巴士,通过采用600V电机,并且为驱动模块提供600V直流供电电压,使得可直接将电动巴士的空调电源连接至驱动模块以驱动电机开始工作,无需经过电源转换,且驱动电流相应大幅度降低,从而有效降低了电源损耗以及线材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巴士空调电机驱动系统,与巴士空调的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巴士空调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机,其中,所述电机为600V电机,由电源模块为驱动模块提供600V直流供电电压,由所述主控模块输出转速信号至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根据当前的转速信号将所述600V直流供电电压逆变转换为对应的工作电压并输出至电机,控制电机以相应的转速开始工作。
所述的巴士空调电机驱动系统中,还包括反馈模块,由所述反馈模块对当前电机的工作电流进行采样放大并反馈电流采样信号至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当前接收到的电流采样信号输出新的转速信号至驱动模块。
所述的巴士空调电机驱动系统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VBB端和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U端和电机的U相连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VBIB端;所述第三电容的负极连接驱动芯片的U端和电机的U相连接端,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连接驱动芯片的VBIB端;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V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VB2端;所述第五电容的负极连接驱动芯片的V端,所述第五电容的正极连接驱动芯片的VB2端;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W1端、W2端和电机的W相连接端,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VB3端;所述第七电容的负极连接驱动芯片的W1端、W2端和电机的W相连接端,所述第七电容的正极连接驱动芯片的VB3端;所述主控芯片的V1端和V2端连接电机的V相连接端;
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第九电容的一端、第十电容的一端、第十一电容的正极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均连接15V供电端和驱动芯片的VCC1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第九电容的另一端、第十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一电容的负极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8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