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网关及智能照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9770.8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麦杰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66;H04L12/10;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馈信息 上报信息 数据信息 通信模块 移动终端 照护系统 智能网关 云平台 接收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 微控制器 信息处理 智能 发送 上报 服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网关及智能照护系统,用户持有的移动终端获取到上报信息之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移动终端的上报信息,微控制器将上报信息处理成数据信息后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根据数据信息产生反馈信息,以使移动终端依据反馈信息执行相应操作,可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照护服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照护人员数量不足而无法及时照护老年人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网关及智能照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有了显著的提升,也使得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照顾老年人,很多国家都成立了养老院,从而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专业的老人照护服务。
然而,虽然目前很多养老院都有专业的照护人员来照护老年人,但由于老年人通常需要24小时的照护,而照护人员的数量往往无法满足养老院的需求。另外,由于照护人员数量不足,使得照护人员很多时候不得不超负荷工作,从而出现体力不支或精神不济的状况,这导致当老年人出现紧急状况时,照护人员无法及时知晓,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网关及智能照护系统,用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网关,与一云平台通信连接,且与用户持有的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智能网关包括电源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及微控制器;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及微控制器电连接,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电连接,且第一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第二通信模块与云平台通信连接;电源模块包括供电电源、第一降压电路及第二降压电路,供电电源分别与第一降压电路和第二降压电路电连接,第一降压电路与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电路分别与第一通信模块和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上报信息,并将上报信息发送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用于接收上报信息,并将上报信息处理成数据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将数据信息发送至云平台并接收云平台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发送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还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将反馈信息反馈至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依据反馈信息执行相应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电源包括电压转换电路、充电电路、充电电池及电源切换电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且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电源切换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充电电池及电源切换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和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控制芯片,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充电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充电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第一MOS管、下拉电阻和第一二极管,所述下拉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及地之间,所述第一 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和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电池为锂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GPRS/CDMA/LTE芯片模组,所述 GPRS/CDMA/LTE芯片模组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且外接SIM卡。
进一步地,所述SIM卡包括移动、联通和电信的SIM卡。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网关还包括温湿度测量模块,所述温湿度测量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麦杰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麦杰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97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