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居智能驱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1088.2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1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何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翼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18 | 分类号: | A01M29/18;A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科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片 驱蚊器 药瓶 智能控制板 隔热层 挥发口 驱蚊液 家居 超声波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 驱蚊 智能 超声波发生器电 超声波驱蚊 电加热方式 壳体周边 中间设置 布设 传统的 加药 减小 壳体 省药 餐厅 体内 室内 伤害 健康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居智能驱蚊器,包括驱蚊液挥发口、药瓶、加热片、隔热层、智能控制板以及多个仿生超声波发生器,驱蚊液挥发口安装在药瓶上,药瓶下部设置加热片,加热片下部设置隔热层,驱蚊液挥发口、药瓶、加热片、隔热层安装好的整体再安装在驱蚊器壳体内,驱蚊器壳体中间设置智能控制板,驱蚊器壳体周边分别布设多个仿生超声波发生器,智能控制板与加热片以及多个仿生超声波发生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以超声波驱蚊为主,药物驱蚊为辅,提高驱蚊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小药物对人体的伤害,适用于医院、餐厅、家居室内等场合,具有性能可靠、维护简单、不需要经常加药等优点,与传统的电加热方式相比,更智能,更省药,更省心,更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蚊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居智能驱蚊器。
背景技术
夏天蚊虫横行,人们经常因为蚊虫的叮咬导致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而且蚊虫叮咬时还会传播疾病,造成细菌感染,引起登革热、疟疾等传染病,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于蚊虫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尝试了多种方法,比如利用蚊账、纱窗等物理隔离的方法,或者用固体蚊香、液体蚊香的熏蒸方法,还有用杀虫剂的化学杀灭和灭蚊灯的物理消灭方法,这些传统的方法都不能有效地消灭蚊虫,如蚊帐、纱还是不能够根本地防止蚊虫钻进室内,同时使用起来非常麻烦。而固体液体蚊香采用的是有毒物质,对人体也会产生副作用害处,尤其是婴幼儿和孕妇,并且在长期使用后会让蚊虫产生抗药性。同样杀虫剂、灭蚊灯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些传统方法不仅费用高,效果差,对环境产生各种污染,在使用上也很不方便。
科学研究表明,各种动物都在对应的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下受到行为抑制或伤害,次声波能对人产生伤害,同理,蚊虫也对一定频率的声波敏感并会发生行为抑制或受到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居智能驱蚊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居智能驱蚊器,包括驱蚊液挥发口、药瓶、加热片、隔热层、智能控制板以及多个仿生超声波发生器,所述驱蚊液挥发口安装在药瓶上,所述药瓶下部设置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下部设置隔热层,所述驱蚊液挥发口、药瓶、加热片、隔热层安装好的整体再安装在驱蚊器壳体内,所述驱蚊器壳体中间设置智能控制板,所述驱蚊器壳体周边分别布设多个仿生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智能控制板与加热片以及多个仿生超声波发生器电连接。
上述的一种家居智能驱蚊器,所述加热片为陶瓷加热片。
上述的一种家居智能驱蚊器,所述多个仿生超声波发生器以不同角度布设在驱蚊器壳体周边。
上述的一种家居智能驱蚊器,所述智能控制板为基于微处理器芯片的控制板。
上述的一种家居智能驱蚊器,所述多个仿生超声波发生器分别发出不同频率超声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以超声波驱蚊为主,药物驱蚊为辅,在提高驱蚊效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小药物对人体的伤害,适用于医院、餐厅、家居室内等场合,具性能可靠、维护简单、不需要经常加药等优点,与传统的电加热方式相比,更智能,更省药,更省心,更健康。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翼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翼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1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