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插接式MCC电缆室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2083.1 | 申请日: | 2017-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4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纲;刘剑英;马峥嵘;张兰霞;王艳;尹泽石;姜树丰;陈危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514;H01R13/627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插接 mcc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控制中心(Motor Control Center以下简称MCC)电缆室,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工厂预组装、模块化电力室的快速插接式MCC电缆室。
背景技术
现有的MCC电缆室是以螺栓固定的方式把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导体连接在MCC的接线端子上。工程中,电缆安装、校线耗费几十天或数月时间,周期长,投入的人力多。随着预组装、模块化、可迁移化工厂的出现,继续沿用这种连接方法会减弱模块化快速组装、拆卸、运输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供配电和马达控制的快速插接式MCC电缆室,以满足预组装、模块化、可迁移化工厂的需要,缩短工程的安装周期、减少电气施工工程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插接式MCC电缆室,包括柜式箱体,柜式箱体后部设置有电缆室维修门,柜式箱体内部分隔成两个大的结构分区,一部分是功能区,另一部分是电缆室;电缆室内设有主回路电缆插座、主回路电缆插头、控制电缆插座、控制电缆插头,主回路电缆插座、控制电缆插座安装在电缆室的箱板上,主回路电缆、控制回路电缆在电缆室内与对应的主回路电缆插头、控制电缆插头插接连接;主回路电缆插座、控制电缆插座设有设备识别标签。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是:
改变了MCC的主电缆和控制电缆连接方式为插接式,可快速组装和拆卸,工程中的电缆校线在工厂制造阶段完成,模块化电力室运输到达安装现场后,主回路电缆按设备识别标签连接MCC和电动机、插接固定好,然后控制电缆按设备识别标签连接MCC和机旁按钮盒,插接固定好,即可上电试车运转。能够满足预组装、模块化、快速迁移的需要,缩短工程的安装周期、减少电气施工工程量。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电缆室内装有电缆固定横梁,主回路电缆、控制回路电缆由电缆固定横梁固定。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功能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缆室2内的箱板9板面上主回路电缆插座3和设备识别标签5的安装布置图;
图3是主回路电缆插座3、控制电缆插座4的安装图;
图4是控制电缆插座4的安装图;
图5是MCC电缆室俯视图;
图6是图5中主回路电缆插座3、控制电缆插座4、设备识别标签5逆时针90度布置示意图;
图7是电动机15和机旁按钮盒18的电缆接件安装图;
图中:1—功能区;2—电缆室;3—主回路电缆插座;4—控制电缆插座;5—设备识别标签;6—主回路电缆插头;7—主回路电缆;8—电缆固定梁;9—箱板;10—控制电缆插头;11—控制回路电缆;12—电缆室维修门;13—模块化电力室墙;14—模块化电力室电缆维修门;15—电动机;16—电动机主电缆插座;17—控制盒主回路电缆插头;18—机旁控制盒;19—机旁控制盒控制插座;20—控制盒控制电缆插头;21—电缆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7,一种快速插接式MCC电缆室,为柜式箱体结构,柜式箱体后部设置有电缆室维修门12,柜式箱体内部分隔成两个大的结构分区,一部分是功能区1,电气元件中的空气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等主回路元件,控制回路元器件如继电器等,安装在功能区1;另一部分是电缆室2,电缆室2内设有主回路电缆插座3、主回路电缆插头6、控制电缆插座4、控制电缆插头10,主回路电缆插座3、控制电缆插座4安装在电缆室2的箱板9上,主回路电缆7、控制回路电缆11在电缆室2内与对应的主回路电缆插头6、控制电缆插头10插接连接;主回路电缆插座3、控制电缆插座4设有设备识别标签5。
电缆室2内装有电缆固定横梁8,主回路电缆7、控制回路电缆11由电缆固定横梁8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材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2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