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浴恒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2614.7 | 申请日: | 201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6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故乡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普爱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7/02 | 分类号: | B01L7/02;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江沣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浴锅 水箱 本实用新型 水浴恒温 温控装置 抽水管 出水口 搅拌器 壳体 体内 加热器 微电脑智能 多孔隔板 壳体连接 统一控制 微型电机 温度探头 温控按钮 顶盖 加热棒 进水管 控温仪 螺旋桨 入水口 液压泵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浴恒温设备,包括壳体、与壳体连接的顶盖,壳体内设有水浴锅,水浴锅底部设有加热器和搅拌器,搅拌器上方设有多孔隔板,壳体内还设有水箱,水箱底部设有加热棒,水箱上设有进水管并与水浴锅连接;水浴锅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抽水管与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抽水管上设有液压泵;壳体另一侧还设有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上设有显示屏和温控按钮;水浴锅内还设有温度探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提高水温的均匀程度,有助于升温和恒温;微型电机由微电脑智能控温仪统一控制,有利于对螺旋桨的开启和旋转速度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浴设备,特别是一种水浴恒温设备。
背景技术
恒温水浴锅是一种把水注入到箱体内,然后经加热源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存储起来的装置,广泛应用于蒸馏、干燥、浓缩及温渍化学药品或生物制品,也可用于恒温加热和其它温度操作。
水浴锅的温度主要由温控器控制,目前的温控器有一定的缺陷,由于水体的加热装置通常为定点加热,水体不容易流动,导致锅体内的水温存在差异,因此调节进度不高,温度均衡较难控制。
另外,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而存在恒温控制反应滞后、恒温效果差,水温不均匀且控制精度低的问题,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温控准确且能提供较快温控反应的恒温水浴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浴恒温设备,包括壳体、与壳体连接的顶盖,壳体内设有水浴锅,水浴锅底部设有加热器和搅拌器,搅拌器上方设有多孔隔板,壳体内还设有水箱,水箱底部设有加热棒,水箱上设有进水管并与水浴锅连接;水浴锅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抽水管与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抽水管上设有液压泵;壳体另一侧还设有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上设有显示屏和温控按钮;水浴锅内还设有温度探头。
所述的搅拌器包括螺旋桨及驱动螺旋桨转动的微型电机,所述的温度探头设于壳体的上方,所述温控装置还与微型电机连接,所述水浴锅与水箱之间设有分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浴恒温设备,其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通过设置螺旋桨,能快速提高水温的均匀程度,有助于升温和恒温;
(2)多孔隔板的设计能将工作区域和加热区域隔开,能尽量避免因操作失误所造成的影响;
(3)水箱能快速将预备加热好的热水注入水浴锅中克服常规加热耗时过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浴恒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顶盖,3为水浴锅,4为加热器,5为搅拌器,6为多孔隔板,7为水箱,8为加热棒,9为进水管,10为水箱,11为抽水管,12为入水口,13为液压泵,14为温控装置,15为显示屏,16为温控按钮,17为温度探头,18为螺旋桨,19为微型电机,20为分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一种水浴恒温设备,包括壳体1、与壳体1连接的顶盖2,壳体1内设有水浴锅3,水浴锅3底部设有加热器4和搅拌器5,搅拌器5上方设有多孔隔板6,壳体1内还设有水箱7,水箱7底部设有加热棒8,水箱7上设有进水管9并与水浴锅3连接;水浴锅3一侧设有出水口10,所述出水口10通过抽水管11与水箱7的入水口12连接,抽水管11上设有液压泵13;壳体1另一侧还设有温控装置14,所述温控装置14上设有显示屏15和温控按钮16;水浴锅3内还设有温度探头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普爱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普爱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2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