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红外热成像摄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3227.5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9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赵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芯福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红外 成像 摄像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薄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包括光学薄膜,其上印刷有同心圆图案,配置在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感光面上方;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用于生成与红外光相关的输出信号;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生成的输出信号进行对焦和图像还原生成最终的热成像图像。本实用新型利用“摩尔纹”成像原理,采用印刷有同心圆图案的薄膜结合图像处理来替代光学镜头工作,同样能够实现图像采集功能,还可获得带有深度数据的照片,相对传统摄像机,能够显著降低摄像机的机身厚度、重量和成本,尤其适用于空间受限或者设备载重受控的场景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红外热成像摄像机。
背景技术
红外热成像摄像机是利用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来拍摄热成像照片,确定环境物体表面温度的装置。目前,市场上的红外热成像摄像机需要在感光元件2即热成像传感器前方设置光学镜头1,通过光学镜头1来聚集光束并成像,参见图1。光学镜头存在的问题在于其体积和重量都较大,无法应用于空间受限或者设备载重受控的场景中;此外,光学镜头的成本也较高,限制了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利用光学薄膜替代光学镜头,显著降低摄像机的机身厚度、重量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薄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包括光学薄膜,其上印刷有同心圆图案,配置在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感光面上方;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用于生成与红外光相关的输出信号;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生成的输出信号进行对焦和图像还原生成最终的热成像图像。
优选地,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包括用于对焦的同心圆叠加模块和用于图像还原的傅里叶转换模块。
优选地,所述光学薄膜与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的距离设置为1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利用“摩尔纹”成像原理,采用印刷有同心圆图案的薄膜结合图像处理来替代光学镜头工作,同样能够实现图像采集功能,还可获得带有深度数据的照片,相对传统摄像机,能够显著降低摄像机的机身厚度、重量和成本,尤其适用于空间受限或者设备载重受控的场景中;
2)采用二维傅里叶变换进行高速运算来实现图像还原,对运算能力要求较低,现有的个人电脑用微处理器或嵌入式MCU即能满足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结构示意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结构示意图2;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a)同心圆直径一致;(b)同心圆直径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的摩尔纹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2和图3,一种超薄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包括光学薄膜10,所述光学薄膜10上印刷有同心圆图案,配置在红外热成像传感器20感光面上方;红外热成像传感器20,用于生成与红外光相关的输出信号;图像处理模块30,用于对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生成的输出信号进行对焦和图像还原生成最终的热成像图像。优选地,所述图像处理模块30包括用于对焦的同心圆叠加模块31和用于图像还原的傅里叶转换模块32。优选地,所述光学薄膜与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的距离设置为1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芯福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芯福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3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J45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成型碳纤维复合材料轮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