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3633.1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楠;赵彦鼎;黄鑫源;陈孝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1L23/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主体 焊盘 模组 引脚 指纹 电路板 电连接 连接孔 布线层 芯片 焊球 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 电连接焊盘 连接电路板 盖板 延伸 基板 减小 嵌设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指纹模组包括:电路板;芯片;盖板,覆盖于芯片远离电路板一侧;其中,芯片包括芯片主体、引脚、焊盘及焊球,引脚嵌设于芯片主体,焊盘设于芯片主体面向电路板一侧,焊球设于焊盘上且电连接焊盘与电路板,芯片主体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自引脚延伸至芯片主体设有焊盘一侧,引脚与焊盘通过连接孔电连接;芯片还包括布线层,布线层电连接引脚,并经过连接孔延伸至芯片主体设有焊盘一侧与焊盘电连接。上述指纹模组,芯片主体上的引脚通过经过连接孔的布线层连接于焊盘,进而通过焊球连接电路板,从而使芯片主体与电路板电连接,而无需设置用于电连接于引脚的基板,从而减小了指纹模组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人机交互操作界面的输入装置,安装于各种终端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实现屏幕的触摸功能,因此触摸屏由多层结构组成,结构较为复杂。并且,由于终端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存储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装置对终端设备进行加密。由于人的指纹由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其复杂程度不仅用于鉴别,还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因此采用指纹识别作为一些终端设备采用的加密方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并方便了识别过程简单快捷,方便了操作者的使用。
作为完成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模组,由于目前的厚度较厚,从而阻碍了设有该指纹模组的智能设备的厚度的进一步降低,不利于智能设备向轻薄方向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指纹模组的厚度较厚的问题,提供一种厚度较薄的指纹模组及设有该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
一种指纹模组,包括:
电路板;
芯片,设于所述电路板一侧;及
盖板,覆盖于所述芯片远离所述电路板一侧;
其中,所述芯片包括芯片主体、引脚、焊盘及焊球,所述引脚嵌设于所述芯片主体且电连接于所述芯片主体,所述焊盘设于所述芯片主体面向所述电路板一侧,所述焊球设于所述焊盘上且电连接所述焊盘与所述电路板,所述芯片主体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自所述引脚延伸至所述芯片主体设有所述焊盘一侧,所述引脚与所述焊盘通过所述连接孔电连接;所述芯片还包括布线层,所述布线层电连接所述引脚,并经过所述连接孔延伸至所述芯片主体设有所述焊盘一侧与所述焊盘电连接。
上述指纹模组,芯片的芯片主体开设有连接孔,因此芯片主体上的引脚通过经过连接孔的布线层连接于焊盘,进而通过焊球连接电路板,从而使芯片主体与电路板电连接,而无需设置用于电连接于引脚的基板,从而减小了指纹模组的厚度,简化了指纹模组的制造工艺而避免芯片主体开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芯片主体面向所述盖板一侧,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芯片主体面向所述电路板一侧,所述引脚嵌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焊盘突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如此,通过穿过连接孔的布线层可将分别位于芯片主体两个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引脚与焊盘电连接,焊盘进而通过焊球电连接于电路板,而无需设置绕设于芯片主体外侧的导电连接线以直接连接引脚与电路板,从而减小了该指纹模组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线层自所述引脚经过所述连接孔延伸至所述芯片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焊盘覆盖于所述布线层并与所述布线层电连接。如此,引脚通过布线层电连接于焊盘,进而通过焊球使芯片主体与电路板电连接,从而无需设置连接引脚与电路板的导电连接线以减小了指纹模组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36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盖板、超声指纹传感器结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ETC车道车型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