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电磁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4903.0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飞;赵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华飞 |
主分类号: | H01H3/28 | 分类号: | H01H3/28;H01H9/2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6 | 代理人: | 李中华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式电磁开关。
背景技术
电磁开关是指使用电磁铁作为动力器件的自动开关,现有技术的电磁开关一般包括电磁铁、活动铁芯和开关触点,基本工作方式是利用电磁铁的吸引力和相应的复位机构实现活动铁芯的往复运动,铁芯的往复运动进一步触发开关触点的闭合和断开,最终实现开关功能。这种常规电磁开关的缺陷在于在开关的整个闭合时间内都必须保持电磁铁为通电状态,既浪费能源也不利于开关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锁式的电磁开关,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保持内部的电磁铁长时间通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锁式电磁开关,包括壳体、中心轴、接线柱、电磁铁、导电片、复位机构和引导柱;
中心轴可活动的安装在壳体内部,中心轴能够沿着自身中心线方向往复运动以及绕自身中心线旋转;中心轴的首端设置有轨道,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引导柱伸入轨道内,中心轴的末端连接导电片;
接线柱安装在壳体上,接线柱用于与外界电路连接;导电片位于接线柱的上方,导电片相对于接线柱的往复运动能够导致两个接线柱之间通电或断电;
电磁铁安装在壳体内部,电磁铁通电后,电磁铁吸引中心轴沿着自身中心线移动,移动方向是由首端指向末端;电磁铁断电后,复位机构驱动中心轴沿着自身中心线移动,移动方向是由末端指向首端;
所述轨道环绕中心轴一圈,轨道至少包括三个完全一样的轨道单元,所有轨道单元首尾相接环绕中心轴一圈;轨道单元包括第一高点、第二高点、次高点、低点、第一引导段、第二引导段、第三引导段和第四引导段;第一高点和第二高点均高于次高点,次高点高于低点;第一引导段连接第一高点和低点;第二引导段连接低点和第二高点;第三引导段连接第二高点和次高点;第四引导段连接次高点和相邻轨道单元的第一高点;
引导柱本身是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伸入轨道内的引导柱用于限制中心轴的位移,中心轴的往复运动将导致引导柱分别处于轨道的第一高点、第二高点、次高点或低点的位置,当引导柱处于第一高点、第二高点或次高点位置时,导电片与接线柱接通;当引导柱处于低点位置时,导电片与接线柱分离;
只有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吸引中心轴才能导致引导柱处于第一高点或第二高点的位置;当电磁铁断电后,中心轴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复位,引导柱一定处于次高点或者低点的位置;因此,电磁铁的每一次的通断电的操作都导致引导柱在次高点和低点的位置进行一次切换,也就是实现了一次开关过程。
具体的,所述复位机构可以选择弹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电磁开关利用特定的轨道配合引导柱和电磁铁实现了中心轴在固定的两种位置切换,电磁铁每进行一次短暂的通电后断电即可整个电磁开关的通断切换,在任何状态下都不需要保持电磁铁长久的通电工作,既节约了能源也增加了电磁开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电磁开关的剖面图。
图2是中心轴的零件图。
图3是引导柱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中心轴上的轨道的平面展开图。
图5是中心轴的一个切换周期的流程图。
其中:1、壳体;2、中心轴;201、首端;202、末端;3、接线柱;4、电磁铁;5、导电片;6、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8、轨道;801、轨道单元;802、第一高点;803、第二高点;804、次高点;805、低点;806、第一引导段;807、第二引导段;808、第三引导段;809、第四引导段;9、引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锁式电磁开关,包括壳体1、中心轴2、接线柱3、电磁铁4、导电片5、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7和引导柱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华飞,未经胡华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4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