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胚胎吸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6217.7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1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玲;朱玉蓉;吴晓云;杨胜;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D19/04 | 分类号: | A6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胚胎 放大管 吸管 塑料软管 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 吸取装置 大活塞 小活塞 冲管 连接缓冲 临床医护 可控性 上端部 管腔 缓冲 便利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胚胎吸取装置,包括胚胎吸管(10)、塑料软管(20)及注射器(30),胚胎吸管(10)上端部设有一个放大管腔(101)和缓冲管腔(102),塑料软管(20)的两端分别连接缓冲管腔(102)和注射器(30),放大管腔(101)和胚胎吸管(10)内分别卡有一个大活塞圈(1011)和小活塞圈(1012),大活塞圈(1011)和小活塞圈(1012)之间连接有一根连杆(10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注射器来吸取胚胎,中间经过塑料软管、放大管腔和缓冲管腔的缓冲,以达到吸收胚胎数量的可控性,且通过放大管腔的刻度来知晓吸取的剂量,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胚胎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胚胎吸取常用的方法为用带气囊帽的吸管直接进行吸取,此种吸取方法的优点为行动快速,效率高,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吸取的量不可精确剂量,容易造成实验标本数量的过多或过少,给实验数据带来了误差,如果能设计一种能快速精确的吸取胚胎的装置的话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设计一种新型胚胎吸取装置是十分有益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胚胎吸取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注射器来吸取胚胎,中间经过塑料软管、放大管腔和缓冲管腔的缓冲,以达到吸收胚胎数量的可控性,且通过放大管腔的刻度来知晓吸取的剂量,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便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新型胚胎吸取装置,包括胚胎吸管、塑料软管及注射器,所述胚胎吸管上端部设有一个放大管腔和缓冲管腔,塑料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缓冲管腔和注射器,放大管腔和胚胎吸管内分别卡有一个大活塞圈和小活塞圈,大活塞圈和小活塞圈之间连接有一根连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大管腔表面设有剂量刻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活塞圈和小活塞圈上分别套有O型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管腔内填充有海绵,海绵底部设有一个单向薄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注射器来吸取胚胎,中间经过塑料软管、放大管腔和缓冲管腔的缓冲,以达到吸收胚胎数量的可控性,且通过放大管腔的刻度来知晓吸取的剂量,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胚胎吸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胚胎吸管;101、放大管腔;1011、大活塞圈;1012、小活塞圈;1013、连杆;1014、剂量刻度;102、缓冲管腔;1021、海绵;1022、单向薄片;20、塑料软管;30、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图1及图2所示,一种新型胚胎吸取装置,包括胚胎吸管10、塑料软管20及注射器30,所述胚胎吸管10上端部设有一个放大管腔101和缓冲管腔102,塑料软管20的两端分别连接缓冲管腔102和注射器30,放大管腔101和胚胎吸管10内分别卡有一个大活塞圈1011和小活塞圈1012,大活塞圈1011和小活塞圈1012之间连接有一根连杆1013。
所述放大管腔101表面设有剂量刻度1014。
所述大活塞圈1011和小活塞圈1012上分别套有O型圈。
所述缓冲管腔102内填充有海绵1021,海绵1021底部设有一个单向薄片10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6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的兽用口腔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脉覆膜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