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的进风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7284.0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7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唐诚;袁月;黄龙;胡南沙;廖新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胡柯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风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空调的进风箱。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是影响汽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主要设备之一,传统的汽车空调只有两种进风模式:内循环进风模式和外循环进风模式,并且只能选择内循环进风模式或者外循环进风模式。其中内循环模式为吸收车厢里的空气,外循环模式为吸收车外的空气。一般而言,炎热的夏天,汽车空调处于制冷状态,此时进风模式选择为内循环,冷却的空气在车厢内流动,能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但由于没有新鲜空气的供给,车厢内残存的异味反复循环,空气质量较差;寒冷的冬天,汽车空调处于制热状态,此时进风模式选择为外循环,新鲜的空气被吸入车厢,空气质量较好,但由于车厢外与车厢内温差较大,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以保证汽车空调的制热效果。
传统的内外气双层流进风箱采用三个风门分开独立布局,为了实现空调箱进气所需模式,分别是全外气循环模式、全内气循环模式和内外循环模式,且各自独立分开,传统三门结构的利用凸轮机构来控制风门的运动,所需开发的零件数目较多,增加材料成本,在生产装配过程中,增加了装配时间,降低生产效率,增加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简易切换汽车空调内外循环模式、内循环模式和外循环模式的进风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有进风箱壳体、内循环风门、内外循环风门和运动装置,所述进风箱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内部空气吸入口、第二内部空气吸入口和外部空气吸入口,所述进风箱壳体上铰接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内部空气吸入口开启或闭合的内循环风门,所述进风箱壳体上铰接有用于切换所述第二内部空气吸入口或所述外部空气吸入口闭合的内外循环风门,所述内循环风门和所述内外循环风门与所述运动装置连接;
所述运动装置包括有驱动执行器、凸轮盘、内循环风门连杆机构和内外循环风门连杆机构,所述驱动执行器与所述凸轮盘通过花键配合,所述凸轮盘上开设有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所述凸轮盘与内循环风门连杆机构和内外循环风门连杆机构连接,所述内循环风门连杆机构与所述内循环风门连接,所述内外循环风门连杆机构与所述内外循环风门连接;
所述内循环风门连杆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杆和第一摇臂,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有用于在第一轨迹槽中运动的第一销件,所述第一连杆铰接在所述进风箱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杆上固接有用于拨动所述第一摇臂的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摇臂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圆柱体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摇臂末端与所述内循环风门的轴花键配合;
所述内外循环风门连杆机构包括有第二连杆和第二摇臂,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有用于在第二轨迹槽中运动的第二销件,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在所述进风箱壳体上,所述第二连杆上固接有用于拨动所述第二摇臂的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摇臂开设有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二圆柱体与所述第二条形通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摇臂末端与所述内外循环风门的轴花键配合。
进一步,所述内循环风门和所述内外循环风门为壳形状。
进一步,所述内循环风门和所述内外循环风门上增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第一内部空气吸入口与所述内循环风门闭合处、所述第二内部空气吸入口和所述外部空气吸入口与所述内外循环风门闭合处固接有密封泡沫。
进一步,所述内循环风门与所述内外循环风门采用双色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执行器控制运动机构使得内循环风门和内外循环风门偏转进行相应的切换空调箱进气模式,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减少生产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因零部件的减少降低故障率,增加零件的实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循环风门和外循环风门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循环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外循环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循环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7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