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7367.X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彭代军;杜明生;赵宇明;马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脱硫 吸收塔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吸收塔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底板。
背景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运行可靠,装置稳定,采用的脱硫及具有资源供应优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作为湿法脱硫系统的核心设备,吸收塔及其附件必须适应锅炉各种运行工况之间的任何负荷,其底板需要承担吸收塔主要荷载,起到连接吸收塔本体和底部基础的作用。
传统的吸收塔底板,其各部分为相同厚度。在相同承载能力下,传统的吸收塔底板所耗钢材量较大,同时底板在吸收塔壁板连接处的有效承载能力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底板,通过设计不同厚度的底板实现脱硫吸收塔荷载的有效传递,同时降低底板整体钢材用量,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底板,包括:
中心底板、连接垫板和加强环板,所述中心底板位于脱硫吸收塔底板的中心;所述加强环板沿所述脱硫吸收塔底板的外侧环形布置;所述中心底板和所述加强环板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垫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环板的厚度大于所述中心底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底板和所述加强环板的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垫板内侧位于所述中心底板底侧,外侧连接所述加强环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垫板呈环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环板位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底板和脱硫吸收塔壁板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不同厚度的底板,在吸收塔壁板与底板连接处(底板的外侧环形部分)设计较厚的加强环板,在吸收塔中心区域设计较薄的底板,实现吸收塔荷载的有效传递,同时降低底板整体钢材用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烟气脱硫吸收塔底板示意图;
其中,1-中心底板,2-连接垫板,3-加强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底板,如图1所示,包括:
中心底板1、连接垫板2和加强环板3,所述中心底板1位于脱硫吸收塔底板的中心;所述加强环板3沿所述脱硫吸收塔底板的外侧环形布置;所述中心底板1和所述加强环板3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垫板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环板3的厚度大于所述中心底板1的厚度,使得所述脱硫吸收塔底板的钢材使用量减少。
所述中心底板1和所述加强环板3上表面平齐。
所述连接垫板2内侧位于所述中心底板1底侧,外侧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所述加强环板3,实现所述脱硫吸收塔底板荷载的有效传递。
所述连接垫板2呈环形状。
所述加强环板3位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底板和脱硫吸收塔壁板的连接处,增大所述脱硫吸收塔底板和脱硫吸收塔壁板的连接处的有效承载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73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烘干尾气三级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硫塔用防腐耐冲刷加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