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抽空的自动萃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9162.5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崔建国;周恩民;侯睿恩;申孟林;张丽;洪晓东;郝肖丽;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C22B3/02;C22B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空 自动 萃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抽空的自动萃取装置,包括预混合器、高效反应器、延续反应器、澄清槽,预混合器、高效反应器、延续反应器、澄清槽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澄清槽液位和反应器压力的自动化控制,防止抽空和冒槽情况出现,降低设备操作人员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萃取设备,具体说,涉及一种防抽空的自动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萃取是一个应用领域广阔的化工分离过程,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湿法冶金、金属提取和纯化等行业。萃取技术的发展往往伴随着萃取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业上传统的萃取设备一般分为箱式、柱式和离心式三大类,比较常用的有箱式混合澄清萃取槽、萃取塔和离心萃取机。
近年来人们一直没有间断对新型萃取设备的研究,如中国公开号CN205205200U公开了一种全界面高效萃取分离镍钴的装置,该装置具有萃取效率高,萃取效果稳定,设备占地面积小和槽存量小等优点。但是该装置是靠反应器从澄清室出口抽出液体,如果澄清室两相出口处液位控制不好,会出现抽空现象,导致大量空气进入反应器,影响进入反应器中油水两相的比例,也会对设备造成损伤。当澄清槽液位过高时会导致冒槽的情况出现,所以必须要有设备操作人员实时操作调控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抽空的自动萃取装置,能够实现澄清槽液位和反应器压力的自动化控制,防止抽空和冒槽情况出现,降低设备操作人员工作强度。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抽空的自动萃取装置,包括预混合器、高效反应器、延续反应器、澄清槽,预混合器、高效反应器、延续反应器、澄清槽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接;澄清槽设置有有机相出口、水相出口;澄清槽内壁上,位于有机相出口上方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有机相出口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一电磁阀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控制台相连接;澄清槽内壁上,位于水相出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水相出口连接的管道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二电磁阀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控制台连接;连接高效反应器与延续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的压力传感器和第三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和第三电磁阀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控制台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澄清槽液位和反应器压力的自动化控制,防止抽空和冒槽情况出现,降低设备操作人员工作强度。通过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和单片机控制台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澄清槽内两相出口上方液位高度和反应器压力,防止抽空、冒槽以及反应器压力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出现,降低设备操作人员工作强度,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抽空的自动萃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示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抽空的自动萃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防抽空的自动萃取装置的结构,包括:预混合器1、高效反应器2、延续反应器3、澄清槽4,预混合器1、高效反应器2、延续反应器3、澄清槽4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接。
澄清槽4设置有:有机相出口41、水相出口44;澄清槽4内壁上,位于有机相出口41上方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42,有机相出口41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3,第一液位传感器42和第一电磁阀43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控制台5相连接;澄清槽4内壁上,位于水相出口4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45,水相出口44连接的管道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6,第二液位传感器45和第二电磁阀46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控制台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包头稀土研究院;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9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