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纯材料真空铸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0099.7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8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卢鹏荐;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鑫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6 | 分类号: | B22D18/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纯 材料 真空 铸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纯材料真空铸型设备。
背景技术
铸型是一种常见的产品生产方法,在我国也有普遍的应用。但是,目前一些真空铸型设备的液态原材料浇铸速度慢、抽真空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高纯材料真空铸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浇铸速度慢、抽真空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超高纯材料真空铸型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超高纯材料真空铸型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两端均竖直设有立板,且两个立板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立板顶端设有回形板,所述回形板内孔设有上铸型板,所述上铸型板下方设有下铸型板,且下铸型板顶面和上铸型板底面紧贴设置,所述下铸型板两侧顶端均设有耳板,所述底板顶面两端均设有伸缩杆,且两个伸缩杆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伸缩杆顶端和耳板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上铸型板内设有浇铸机构,所述下铸型板顶面开设有下铸型腔,所述下铸型板内设有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一抽气管顶面设有多个第二抽气管,每个所述第二抽气管均和下铸型腔相连通,所述底板顶面中心位置处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顶端设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贯穿下铸型板且和第一抽气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浇铸机构包括U型浇道,所述U型浇道内侧均匀设有若干辅浇道,所述上铸型板底面开设有上铸型腔,每个所述辅浇道均和上铸型腔相连通,所述上铸型腔和下铸型腔相对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真空泵一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抽气管采用软管。
优选的,所述上铸型板上方设有料斗,所述料斗两侧均倾斜设有支腿,且支腿底端和上铸型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料斗底面通过连接管和U型浇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高纯材料真空铸型设备,有益效果在于:该超高纯材料真空铸型设备通过在料斗内加入原材料液,原材料液流入U型浇道,然后经辅浇道流入上铸型腔、下铸型腔所形成的腔体内成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增加浇铸速度,提高抽真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高纯材料真空铸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高纯材料真空铸型设备的主视图。
图中:底板1、立板2、回形板3、耳板4、伸缩杆5、上铸型板6、U型浇道7、支腿8、料斗9、上铸型腔10、辅浇道11、下铸型板12、第一抽气管13、下铸型腔14、第二抽气管15、抽气管16、真空泵17、排气管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超高纯材料真空铸型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顶面两端均竖直设有立板2,且两个立板2相互平行设置,两个立板2顶端设有回形板3,回形板3内孔设有上铸型板6,上铸型板6上方设有料斗9,料斗9两侧均倾斜设有支腿8,且支腿8底端和上铸型板6顶面固定连接,料斗9底面通过连接管和U型浇道7连通;底板1和立板2共同起到支撑整个设备的作用,回形板3固定上铸型板6,使用前先把原材料液倒入料斗9内,然后流入U型浇道7内,支腿8起到支撑料斗9的作用。
上铸型板6下方设有下铸型板12,且下铸型板12顶面和上铸型板6底面紧贴设置,下铸型板12两侧顶端均设有耳板4,底板1顶面两端均设有伸缩杆5,且两个伸缩杆5相互平行设置,两个伸缩杆5顶端和耳板4底面固定连接;原材料液成型后,通过伸缩杆5的缩短,使下铸型板12脱离上铸型板6,方便机械手抓取成型后的产品,取出产品后通过伸缩杆5的伸长,使下铸型板12紧贴上铸型板6,以用来下次浇铸成型。
上铸型板6内设有浇铸机构,下铸型板12顶面开设有下铸型腔14,下铸型板12内设有第一抽气管13,第一抽气管13顶面设有多个第二抽气管15,每个第二抽气管15均和下铸型腔14相连通,底板1顶面中心位置处设有真空泵17,真空泵17一侧设有排气管18,真空泵17顶端设有抽气管16,抽气管16贯穿下铸型板12且和第一抽气管13连通,抽气管16采用软管;启动真空泵17,下铸型腔14内的空气经第二抽气管15流入第一抽气管13,然后经抽气管16被吸入真空泵17,最后从排气管18排出,多个第二抽气管15的设计,提高抽真空效率,软管的设计,避免下铸型板12上下移动过程中受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鑫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鑫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0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