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0167.X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9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卢楚鹏;唐元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F24H9/2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正奇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该燃气热水器包括水气联动阀、燃烧器、热交换器、排烟机构、温度传感器以及主控制器,所述水气联动阀设有进气嘴、稳压器、截止阀和进水嘴,所述进气嘴通过所述稳压器与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截止阀设于所述进气嘴与所述燃烧器之间,所述水气联动阀的出水口与所述热交换器连通,所述排烟机构和所述燃烧器分别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下两侧,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烟气温度且设于热交换器和/或所述排烟机构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截止阀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稳压器失效时,可以使热水器停止工作,提高燃气热水器的安全性能,延长燃气热水器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器大体分两种结构:一种是用水气联动阀来控制水路和气路的,俗称普通强排机;一种是用水流量传感器和燃气比例阀控制水路和气路的,俗称恒温机。目前,相关标准(GB6932-2015)要求普通强排机增加稳压功能。针对这一要求,各大厂家在原有水气联动阀的基础上增加稳压器,确保前压(进入稳压器之前的燃气压力)变化时后压(经过稳压器之后的燃气压力)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波动,减少燃气热水器受供气压力的影响,提高燃气热水器的安全与舒适性。
目前,普通强排机水气联动阀所采用的稳压器主要是通过机械装置来进行稳压,受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容易失效。稳压器失效后,燃气经过稳压器之后的二次压力增大,易出现燃烧黄焰、积碳等现象。特别是单位时间内参与燃烧的燃气量暴增,易导致热交换器的损坏,影响燃气热水器使用寿命。而单位时间内被加热的水流量是不变的,导致被加热的水吸收过多的热量而温度上升太多,容易造成消费者烫伤,影响消费者的正常使用。并且,目前的普通强排机结构都比较简单,没用相应的保护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在稳压器失效时,可以使热水器停止工作,提高燃气热水器的安全性能,延长燃气热水器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水气联动阀、燃烧器、热交换器、排烟机构、温度传感器以及主控制器,所述水气联动阀设有进气嘴、稳压器、截止阀和进水嘴,所述进气嘴通过所述稳压器与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截止阀设于所述进气嘴与所述燃烧器之间,所述水气联动阀的出水口与所述热交换器连通,所述排烟机构和所述燃烧器分别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下两侧,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排烟通道内的烟气温度且设于热交换器和/或所述排烟机构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截止阀均与所述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来控制所述截止阀的开和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燃气热水器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和/或排烟机构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烟气温度,当检测到的烟气温度达到温度设定值时,主控制器可控制关闭截止阀,停止燃气供应,进而停止燃烧,热气热水器停止工作。因此当稳压器失效、单位时间内参与燃烧的燃气量暴增时,主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较高的烟气温度信息即可控制停止燃烧,防止热水器损坏,对热水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也可避免出现洗浴用水过热引起的烫伤问题,提升热水器的安全性能。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机构包括与所述热交换器对接的集烟罩,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集烟罩的内壁上。集烟罩属于罩壳式结构,其上易于加工制作出安装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并且在集烟罩的内壁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测定排烟通道上的烟气温度,测量精度较高,也不易受水汽影响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0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