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的数字型环境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0981.1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7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科;吕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郑健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工业生产 环境 数字型 环境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的数字型环境监测系统,包括:环境数据采集单元以及与其通信通连的信号分析处理数据单元;其中,所述环境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以及可燃气体、烟雾采集模块,所述信号分析处理数据单元通过一盒体进而封装,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通信连接至信号分析处理数据单元的信号输入输出模块和LED显示模块;所述盒体上的任意一个缝隙处均设置有楔形结构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在靠近盒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吸水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的数字型环境监测系统产品,具有测量范围具体,体积小,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成本可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环境监测情况下使用的监测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化工、电子、纺织、仓储、烟草、制药、气象、建筑等需要温湿度以及烟雾监控情况下的应用于数字型环境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原来通常是用于气象单位对气象的把握,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放多工业单位也需要对其生产环境进行监测,以保证生的连续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而目前对于环境监测主要由以下几种设备来实现:
其一,采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其是先进的一体式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它可以监测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二氧化硫、氢化硫、臭氧、甲烷/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氨气等7种气体。系统的所有设备都装在一个机柜内,包括分析仪模块、校准模块、采样系统、数据记录器、无纸表格记录器、通讯系统等,这样通过电话线即可远程获取空气质量数据,其优点在于可远程监测,精度和灵敏度高,其缺陷在于,体积较大,价格昂贵,通常适用于国家气象局、气象所或其它高级研究场所对环境质量的监测。
其二,采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其采用最先进的传感器原理,适时检测空气中各中气体的浓度值,环境质量自动检测显示屏分室内与室外两种,最多可同时检测空气中的氧气、可燃气、氯气、氨气、硫化氢、氢气、氯化氢、甲醛、甲苯、VOC类等30多种气体,其其缺陷在于,体积较大,价格昂贵,且只能监测空气中的气体成份。
其三,采用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其包括SO2、NO2、O3、、CO、H2S、HF)、空气颗粒物(TSP)、PM10等监测仪(可根据用户需要选配)。气象仪可测量风速、风向、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可根据用户需要选配降雨量、日照等)。其缺点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类似。
故,以上三种环境监测系统,均适应于大范围的环境质量监测,不适应于特殊工种的工业型企业对其生产环境中某些特定环境质量的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的数字型环境监测系统产品,其能够根据特种生产的工业型企业的生产需要,提供一种测量范围具体,体积小,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成本可控的环境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的数字型环境监测系统,包括:环境数据采集单元以及与其通信通连的信号分析处理数据单元;
其中,所述环境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以及可燃气体、烟雾采集模块,所述湿度采集模块以及可燃气体、烟雾采集模块通过一AD转换模块进而与信号分析处理数据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信号分析处理数据单元通过一盒体进而封装,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通信连接至信号分析处理数据单元的信号输入输出模块和LED显示模块;
所述盒体上的任意一个缝隙处均设置有楔形结构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在靠近盒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吸水层。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与其对应通信连接的温度采集电路;
所述湿度采集模块包括一湿度传感器以及与其对应通信连接的湿度采集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0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