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池钢壳碳氢除油的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2717.1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6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盛达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5/024 | 分类号: | C23G5/024;C23G5/0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1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碳氢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氢除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钢壳碳氢除油的滚筒。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除油技术大多采用化学除油、电解除油等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而且除油后的化学溶剂和油很难被处理。碳氢除油技术是采用碳氢清洗剂对工件进行清洗处理,生产过程不用水,而且回收的碳氢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在国内除油、清洗等行业逐步展开广泛应用。目前有关于轴承、螺母等零件碳氢除油装置的相关记载,但是并没有专门针对电池钢壳的碳氢除油装置,碳氢除油过程中所使用的滚筒也没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的用于电池钢壳碳氢除油的滚筒。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池钢壳碳氢除油的滚筒,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正多边形筒体及设置于正多边形筒体两端的挡板构成,正多边形筒体由多个边板连接而成并且每个边板上分别均布有透水孔,其中的一个边板一侧与相邻的边板铰接,边板的另一侧与相邻的边板通过锁扣连接,正多边形筒体两端的挡板上分别通过轴连接有与传动链条相配的链轮。
进一步优选,所述正多边形筒体的末端分别设有环形齿槽。
进一步优选,所述正多边形筒体内侧相邻边板的连接处分别设有钢壳翻板。
进一步优选,所述正多边形筒体为正六边形筒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能够快速高效实现电池钢壳的超声波清洗及清洗后的控水,有效避免水在电池钢壳中的残留,提高了电池钢壳的清洗效率及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正六边形筒体,2、挡板,3、边板,4、透水孔,5、锁扣,6、轴,7、链轮,8、环形齿槽,9、齿轮,10、钢壳翻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池钢壳碳氢除油的滚筒,主要由正六边形筒体1及设置于正多边形筒体1两端的挡板2构成,正六边形筒体1由多个边板3连接而成并且每个边板3上分别均布有透水孔4,其中的一个边板3一侧与相邻的边板铰接,边板3的另一侧与相邻的边板通过锁扣5连接,正六边形筒体1两端的挡板2上分别通过轴6连接有与传动链条相配的链轮7;所述正六边形筒体1的末端分别设有环形齿槽8,该环形齿槽8与驱动电机转轴上的齿轮9相啮合,用于实现在清洗后控水环节驱动滚筒旋转,快速高效控水,有效避免水在钢壳内部的残留;所述正六边形筒体1内侧相邻边板3的连接处分别设有钢壳翻板10,在清洗输送及控水环节,通过钢壳翻板10翻动钢壳使清洗更加均匀有效,实现了较好的清洗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盛达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盛达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2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