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人行道的伸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3410.3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5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宏波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2 山东省济南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桥梁 人行道 伸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伸缩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桥梁人行道的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人行道常高出车行道并设有护栏安全设施使其横断面外轮廓线形复杂。现有的桥梁人行道伸缩装置无论是搭板式还是 U 型锌铁皮式,对桥梁人行道复杂的外轮廓线形难以适应,且构件易损坏、脱落、维修频繁,受损部件需整体更换,安装维护困难,且现有的公路桥梁人行道伸缩缝内未设有排水结构,导致人行道的积水现象严重,同时若采用车 行道的伸缩装置,不但同样难以适应人行道复杂的轮廓外形,价格昂贵、施工复杂,且由于人行道比车行道承受的载荷小很多、更无冲击作用,使车行道伸缩装置不能物尽其用,资源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人行道的伸缩装置,不仅具有水平方向的伸缩功能,还具有上下抗压伸缩的功能,伸缩装置使用效果好,且具体伸缩缝的排水效果,防止出现积水,伸缩装置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公路桥梁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包括人行道左边梁和人行道右边梁,所述人行道左边梁和人行道右边梁的相对面上设置连接槽,且在人行道左边梁和人行道右边梁之间的缝隙内设置伸缩块,且所述伸缩块的两端设置与连接槽穿接的插接块部,所述连接槽在槽底面与插接块部外端部之间设置水平伸缩弹簧,且连接槽的下侧槽壁面上设置延伸至槽口的安装凹部,所述安装凹部内设有若干个竖直抗压弹簧,所述抗压弹簧上端与支撑板下板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人行道左边梁在伸缩块下部的梁壁面上设置左接水槽,所述人行道右边梁在伸缩块下部的梁壁面上设置右接水槽和排出水管,且右接水槽下端部与排出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接水槽下端部连接输送软管,所述输送软管的输出管口与排出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块的两侧端面上设置软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块部的外端部设置与伸缩弹簧端部连接的卡接槽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板面与插接块部的下侧表面接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人行道左边梁和人行道右边梁的相对面上设置与伸缩块两端的插接块部穿接的连接槽,且在连接槽内设置了与插接块部端部连接的水平伸缩弹簧,同时在连接槽下侧槽壁面上的安装凹部内设置竖直抗压弹簧,且在竖直抗压弹簧上端部设置与插接块部表面接触的支撑板,从而使得伸缩块同时具有水平方向的伸缩和竖直方向的上下抗压伸缩功能,同时在人行道左边梁的梁壁面上设置左接水槽,人行道右边梁的梁壁面上设置右接水槽和排出水管,可通过左接水槽和右接水槽收集落入伸缩中的雨水,并通过排出水管将雨水排出,具有排水效果,防止伸缩缝出现积水,伸缩装置整体结构结构,制造成本低,且使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路桥梁人行道的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路桥梁人行道的伸缩装置的伸缩块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人行道左边梁;2、人行道右边梁;3、伸缩块;4、软胶层;5、插接块部;6、连接槽;7、水平伸缩弹簧;8、安装凹部;9、支撑板;10、竖直抗压弹簧;11、左接水槽;12、右接水槽;13、输送软管;14、排出水管;15、卡接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桥梁人行道的伸缩装置,包括人行道左边梁1和人行道右边梁2,所述人行道左边梁1和人行道右边梁2的相对面上设置连接槽6,且在人行道左边梁1和人行道右边梁2之间的缝隙内设置伸缩块3,且所述伸缩块3的两端设置与连接槽6穿接的插接块部5,所述连接槽6在槽底面与插接块部5外端部之间设置水平伸缩弹簧7,且连接槽6的下侧槽壁面上设置延伸至槽口的安装凹部8,所述安装凹部8内设有若干个竖直抗压弹簧10,所述抗压弹簧10上端与支撑板9下板面固定连接,所述人行道左边梁1在伸缩块3下部的梁壁面上设置左接水槽11,所述人行道右边梁2在伸缩块3下部的梁壁面上设置右接水槽12和排出水管14,且右接水槽12下端部与排出水管14连接,所述左接水槽11下端部连接输送软管13,所述输送软管13的输出管口与排出水管14连接,所述支撑板9上板面与插接块部5的下侧表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宏波,未经王宏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3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